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利云学堂  ·  双重挡糖,无惧糖负担,培训视频上线啦 ·  13 小时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八,瑞启新程 ·  2 天前  
文摇  ·  在淘宝上许愿能有多神金? ·  2 天前  
了不起的杰克  ·  李诞:在荒诞人间栽种幽默之花 ·  2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七,人勤业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金玲:小米智能营销,“你”最珍贵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6-14 17:13

正文


小米为发烧而生。 作为一个坚持创新、具有未来科技感的企业,小米在技术领域一直致力于探索黑科技,不断追求工业设计的巅峰境界。除了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VR、路由器等自主研发产品外,还具备了280多件生态链产品(其中,以智能硬件居多)。


这些成绩背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 小米公司始终坚持与用户做朋友,做用户喜欢的、感动人心的产品,而且产品定价公道 目前,小米公司已积累了近3亿的用户。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被一个人喜爱,是快乐;被一亿个人喜爱,是责任。” 在此背景下,对我们广告销售团队来说,怎样才能平衡用户的体验,让广告成为对用户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呢?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智能营销,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用适当的内容和形式,带给用户喜爱的品牌和服务。



小米利用大数据连接用户与品牌, 硬件+软件+原生 的AP P 的生态有着非常丰富的数据,颗粒度比较细,另外具备及时性,对用户的洞察也是非常深刻的。


举个例子,戴尔的XPS笔记本电脑是一款针对白领人群的产品,它的代言人是吴亦凡。我们在做大数据筛选时会考虑怎么找到吴亦凡的粉丝——TA可能在浏览器上经常搜索吴亦凡的信息,看资讯时常点吴亦凡相关的内容,同时TA看吴亦凡的电影,在小米音乐听吴亦凡的歌,我们通过这些不同的维度把粉丝圈筛出来。


另一方面,白领怎么找?这类人群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习惯,他们都会用手机上邮箱,要看公司的邮件,也具有消费力,会看一些金融产品,这些类型的APP使用频次也能反映一个用户的特点。精准投放下来,我们的数据远超同行业水平,用户也非常喜欢。 小米独步天下的手机级多维大数据,是达成这一成就的利器。


该案例中所用到的技术就是 智投阵列 ,它可以实现智能投放、实时优化,使得广告的投放更为高效。同时DMP数据可以沉淀、积累,和客户合作后所积累的数据将会沉淀到小米公司的服务器上,该数据信息是小米与客户共同拥有的,既是双方下次合作的基础,又能助力投放更加精准化。


在提高用户体验方面,小米公司的解决方案是 在时间和空间上、在广告的呈现上去做文章 。这里需要谈到全场景,小米的全场景与众不同:


1. 小米的场景是足够丰富的。 其中,有21个原生APP,每个APP进来之后都是一个互联网的场景。


2. 小米全场景联通了线上和线下。 比如线下的场景,小米有OTT,已触达客厅端;有笔记本电脑、VR设备,可触达书房……小米公司所有硬件、软件及APP,已贯穿用户每日从早到晚的生活。



  • 6:30 ,鹿晗把你叫醒。

  • 8:00 打开小米天气,发现天很热,此时欧莱雅防晒霜将会有防晒提醒。

  • 8:30 在上班途中,打开日历查看今日事项,如果情人节将至,男性米粉可能会考虑一下日历中迪奥所推荐的女士香水。

  • 9:00 上班途中浏览新闻,关注汽车的米粉将在广告中发现,期待已久的蒙迪欧新款终于上线了。

  • 午间时分 有追剧习惯的米粉,一打开小米视频就能看到鹿晗给你送来外卖午餐券。

  • 米粉们有浏览MIUI论坛的习惯, 下午15:00 在浏览今天论坛时发现小米跟一汽奔腾发起了“去探索-城市探险家”的活动。

  • 晚间到家后, 打开小米电视,也会看到特别贴合场景的广告。


由这些案例可见,用户每天的时间其实都是能够贯穿起来的,所有的形式都可以巧妙地结合这个场景。对于客户而言,整个的创意也是非常巧妙的。


单一的场景对用户的影响可能只是如蜻蜓点水般,但是,如果能够做场景的组合传播,让品牌更深入人心,同时在该过程中又能很好地保护用户体验,那么最终就能实现对消费者心智的影响,真正地产生实效。


附:第十一届虎啸国际高峰论坛 现场 采访视频




在第十一届虎啸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金玲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在智能时代,营销也会发生变化。与过去不同,用户接收的商业信息都将与自身相关。未来,在广告出现的媒介和场景上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现在谈移动营销,但未来也许无处不营销。


文 / 本文整理自金

第十一届虎啸国际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MORE | 更多精彩



本文刊载于 《数字营销》杂志2017年7期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