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对于他的故事并不熟悉,但他却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在奥运健儿取得金牌后感到无比自豪时,他曾为「体育外交」四处奔走,为北京申奥成功彻夜难眠;当我们买房开始使用分期付款时,他是这一突破性制度的发明者;当我们站在国旗台下唱国歌时,他站在建国35周年时的天安门上观礼,流泪不止……
他的心中始终先有「国」字,再有自己的「家」字。如今他已永久长眠,但他代表的是一代香港人,邵逸夫、包玉刚、陈祖培……都是那一代香港老牌商业巨子,他们组成了红色商人的人物群像。
▲曾经的香港
中国有一句古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否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欲望,决定了他最终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3 年,霍英东出生在香港的一艘破船上。他的父母靠着在海上运货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晚上七口人要像鱼一样并排躺着,才能在两米长的船上睡得下。从小他穷得连「鞋」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一年孙中山发表《三民主义》,中国国内 12 个省大旱,死亡数十万人。
▲香港的人力车
时代的烙印造就了那个年代的企业家与如今的企业家不同的性格:他们勤奋,冒险,肯干,有着强烈的想要改变命运的意志。
七岁那年,台风侵袭香港,霍英东的两个兄长和父亲相继离世。此后孤儿寡母住进了贫民窟,他也成了家里唯一肩负希望的男丁。
生活的决绝让他很早成熟。他勤奋好学,12 岁考上了香港著名中学的最优班,可此时港日战争正式爆发,日本侵华的炮火粉碎了一个青年的学业,但也逼出了一代华商新的命运转折。
失学后的十年,他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大多都无功而返,他在荒岛上生吞螺肉、吃海藻,什么苦都吃过,最后却被迷上吸毒的合伙人骗的一无所有。
▲《古惑仔》| 江湖仗义不能丢
霍英东这样评价自己: 「别人负我,我也是默然处之、逆来顺受。拿得起、放得下、输得起、愿吃亏。」所以,凭着这样的性格他在香港商界留下了仗义的好名声。
1945 年,日军离港后,霍英东的母亲拿着分得的 7000 港币重操旧业,再度出没于水上,霍英东则帮助母亲管理账目、联系船工,干一些琐碎的事情。
谁抓住机会,谁就有主动权,市场经济的最具魅力之处在于「市场」。商人的市场嗅觉是否敏锐,是否能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是否能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想和产品状况,决定着其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
霍英东的天赋在经商中逐渐显露,二战后政府在拍卖日军剩余物资,他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大批买进,修好后迅速卖出。有一次在竞买中他以 1.8 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 4 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 2.2 万港元,这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当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对大陆实施全面封锁禁运,没有「红色背景」的他,却能打通三教九流,联络各大码头帮会、工人等数千人,三年中每天不断地把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药品等重要物资运送到澳门,再想办法转往内地。
▲自由贸易
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发了战争的财,但五十年前香港已是市场经济,在一个自由经商的环境下,与共产党交易的机会是面前人人平等的,为什么别人不接,因为光「资助中共」这条罪名就让绝大部分的船商放弃了这个生意。
但霍英东敢冒险,他几次置身生死险境,他当年有一条船,叫「黑猫」号,就在伶仃洋被国民党军队的机关炮打沉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黑猫」号五十年前沉了,而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成功升起来了。从此他和祖国的情感越来越紧密,他被英美列入了黑名单,成了「亲共」的香港商人。
有评价总结他的白手起家「几叶扁舟,百里伶仃,月黑风高,枪林弹雨,造就了一代富豪。」
50 年代后期,香港步入繁荣期,人口急剧膨胀,房市、股市「花繁叶茂」。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香港时代」,这时谁更早改变,谁就占有优势,掌握主动权。霍英东便是最早进入楼市的商人之一。
头脑精明的霍英东决定把自己手里的钱全部押在房地产上。1953 年 6 月,霍英东和妻子吕燕妮合股 465 万元,注册成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
▲大鱼吃小鱼
一进入地产行业他就摩拳擦掌,第一桩生意就是收购利铭泽位于铜锣湾的使馆大厦。他是扛着 280 万现金到写字楼去买楼,光想那画面就能感受到他的魄力。
他是一个任何时间都用脑袋想事情的人,买下楼后当时的主流做法是整楼出租。但整楼出租回本周期长,有的楼十年都没人租。
▲寮屋区贫民窟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霍英东目睹了寮屋区人民的生活惨状,而当时那种整楼出手的方式既没有效益,还没有人道。他要赚钱,也要让香港更多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活得有尊严。出于这样一个崇高的目标,他动起了脑筋。
首先,他开创了分层出售,比起一幢来说,一层已经可以让一部分人能买得起房;接着,他做出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份售楼说明书——「九龙油麻地公众四方街新楼分层出售说明书」,以此让买家清楚了解房子的所有状况;最后,他咨询了律师,又推行分期付款。
▲深刻地影响了房地产行业
我们如今觉得再平常不过的首付、分期付款形式在当时的香港被命名为「买楼花」。霍英东的这一灵感来源就是融会贯通,将地产工业化。办工厂的,不可能自己做好许多现货放在那里等买家来买,一般都是接到订单后才生产。有了订单和订金,厂方就可以启动,销路也有了保障。
这一政策解决了买房的困扰,深刻地影响了房地产行业,也撬动了人们的购买力,创下了一个时代的地产销售奇迹。在涉足地产行业仅仅 1 年多时间,霍英东就兴建了 100 多栋房子,并且基本上都是房子还没建好就已经卖光了。
1955 年,他在铜锣湾兴建了香港当时最高的大厦 17 层高的蟾宫大厦,两三年工夫,霍英东在楼市上挣了 1000 多万港币,成为香港最大的华人地产商。
▲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
「在香港,没有哪一个富豪在发家后,像我一样如履薄冰地生存,在处理与港英当局的问题上,就像是走钢丝、险象环生。」霍英东回忆说。
对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给中国内地供应物资,港英政府一直耿耿于怀。见霍英东在房市迅速成就楼王传奇,政府便出来百般干涉。由于港英政府的「封杀」,霍英东渐渐淡出香港的地产市场。(若没有干涉,他可能是楼市最大受益者)
他接下了许多并不赚钱但是利于香港市民的工程——赚钱的港英政府也不会给他。比如淘沙业,他擅长变通,做不了地产,那么随着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他绝不停下来怨天尤人,而是在危机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之后,霍英东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他转战石油、百货、旅馆、酒楼等产业。
他的人生定位绝不止步于「楼王」或者「商业大佬」,霍英东是所有香港商人中获得最高政治地位的人。他为中国的改革事业倾尽全部,是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亲密战友」。
▲「亲密战友」
中国人心中都有「认祖归宗」的思想,70 年代他回到内地,国家的穷困深深牵动着他,面对乡亲的淳朴,他曾说如果内地召他回大陆定居,他立刻就去。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霍英东立刻成了第一批回国支援的香港商人。
他提出要在广州盖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毕竟当时内地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硬件条件还不是十分完善,不少外商都在观望,甚至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但是,霍英东却立刻行动了起来,他率先在内地兴建涉外宾馆中山温泉宾馆和白天鹅宾馆。
▲2010 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广州白天鹅宾馆被认定为文物
宾馆和酒店的建立,为的是推动旅游。他总是想得长远,白天鹅的存在就是一次对计划经济的挑战,是高级酒店的先驱样板,也是唤醒人们改革的一股力量。
1993 年 3 月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办些实事。」霍先生说。
2003 年前后,他倾尽家产修建南沙,更是大胆提出以南沙为依托,打造粤、赣、湘「红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他披荆斩棘,为了中国体育回到国际足联、世界羽联、国际羽联反复奔走。(其间他还和癌症抗争二十余年)
他伴随着香港的海风出生,在「国葬」的礼遇中离世。前半生,他推动香港从小渔村蜕变为矗立亚洲的东方之珠;后半生,他倾注心血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中。
▲为了中国的奥运梦 霍老先生倾尽全力
2006 年他长眠地下,来不及看到中国健儿在 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但他们那一辈的声音伴随着国家的富强始终在我们耳边萦绕。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天知晓。」
但愿,霍英东一辈子积下的善名,别被遗产争夺的喧嚣给掩盖了过去……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末末 编辑|max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