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所有人并肩作战的灾难,有满满的温情善意在传递,也有不合时宜的糟心。
全家禁足的第十天,我在家里陪伴孩子读书、看电影,科普疫情知识,努力把时间都充实起来。也开始想着,是不是应该跟孩子说点更有意义的,更深刻的。
——鹿妈
文 | 豆妈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距今已有15天。
截至2月6日19时07分,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
28129
例,疑似病例
24702
例,重症
3859
例,死亡人数
564
。
这场“战疫”,已经蔓延全国,被传染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
有人说,这个年过得太魔幻了。
突如其来的瘟疫,球星去世,四川地震,长沙禽流感,去年周年大庆的欢愉瞬间就被地图上这刺眼的红色洗刷。
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也有人说,这个年过得太刺激了。
初一抢口罩,初二抢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口罩,初七抢双黄连......
整个人丧失了全部斗志丢掉了一切理智听风就是雨,像个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人形娃娃。
当我们一家禁足了10天之后,女儿已经知晓了事态的严重性。
网络的透明,已经让现在的孩子更早、更全面地去接触这个世界,他们比我们聪慧许多。
她会主动盯着下楼倒垃圾的我:
“妈妈,你别忘记戴口罩,回来要洗手的!
”
也会关注这几天的抢蔬菜、屯药的新闻,试探着问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没想到,我和豆爸用了10天的时间去向孩子科普这场灾难,告诉她不信谣不传谣,奈何也遭不住舆论的反击。
于是也就更能明白网上这句颇有嘲讽意义的留言:
当年非典屯盐的那批家长,现在正在教孩子去屯板蓝根和双黄连。
顿时就想起前两天淘宝、京东瞬间就被秒空的货架。
想起新闻里线下三更半夜在药店门口排起长龙抢“抗病毒神药”的知识分子。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愚到连兽药都不放过,要买来喝。
还有那些断章取义的人,把“管理好宠物”理解成“宠物也会传染新冠病毒”,然后从高楼把自家猫狗摔死。
《乌合之众》里有句话,
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
谣言止于智者,奈何智者向来寥寥。
有句话说,冬天总是会送给春天一些礼物。
立春刚过,也许疫情的凛冬还未过去,但趁着此时阳光明媚,我想给孩子上一课。
2月2号,人民日报上传了一则视频,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很快就全平台刷屏。
在所有社交平台都被负情绪占据的时候,回形针的制作人吴松磊,从“感染”、“传播”、“口罩”、“勇气”四个点,理性详实深入浅出地做了这支“硬核科普”视频。
我看完后,又带着孩子重温了一遍。
那些繁杂的数据在严谨又活泼的可视化讲解下,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
视频最后,吴松磊说了一句话: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
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我。
网友
Vincent W
留言:“回形针的视频也许没那么煽情,甚至还有点理工钢铁直男的木讷,但是这样的理性和克制在当下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灾疫之下,很多人现了原形。
有人惶恐,有人漠视,有人开始愚昧迷信,有人仍然傲慢无知。
平日里藏着掖着的另一面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在这场灾疫里被打开,释放出本能的冲动,吞噬了原本的伪善面孔。
于是这样的新闻不断进入视线:
湖北人、武汉人在外地被拒绝入住酒店、返乡大学生遭受信息泄露被歧视、鄂A的私家车拍照被围堵攻击......
我带着孩子一起把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她似懂非懂,问了我一句话:
”妈妈,为什么这些人不能清醒一点?
”
对啊,为什么这些人不能清醒一点。
当灾难引起的“想象”比灾难本身更可怕,此时才能发现,人活着,保持清醒和勇气有多难得。
新冠病毒爆发之初,有人好奇病毒这么小,试剂盒是怎么检测病毒的。
专业人员回答,先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把病毒数量扩增,然后用荧光染料染色,让病毒变得鲜艳耀眼。
“灾难就像一个试剂盒,会让一切更鲜艳耀眼,于是我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美好和善良,以及难以置信的愚蠢和丑恶。
灾难放大了人的本性,一个人怎么面对灾难,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被舆论支配摇摆不定的人,永远只会徘徊在前进与退缩之间,人生早已定格在自己设下的漩涡里。
始终把无知当作无畏的人,挥霍着自己短暂拥有的一切,不懂得珍惜和进取,终究会栽倒在死胡同。
轻视病毒还心存侥幸的人,保不齐哪一天就会被现实狠狠扇一巴掌。
人生,一半是清醒,一半是勇气。
勇气支撑着人去坚持原则,谨言慎行。
心清了,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才有能力去明辨是非。
人生充满了选择,而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冥冥之中就已经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
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缺失了在“选择”中坚守己方阵地的勇气,以及任谁也动摇不了的理性。
越是极端的情况下,越能保持清醒和勇气的人,才最不会辜负自己的人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这场战疫迟早会打赢,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人生很长。
孩子,
你一定要在混乱的世界里,有勇气去清醒地活。
疫情还在持续,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
看着感染新冠肺炎的数字不断攀升,又担心孩子的抵抗力弱,身边一众家长们心里难免慌张。
不久前,中国疾控中心发了一份
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