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王海春)
榜单乌龙、股价暴跌、称自家公司被机构做空,近日佳源国际(02768.HK)以及佳源创盛控股集团陷入舆论“风暴眼”。
1月22日,佳源国际半日再度大挫逾22%后,在港暂停交易。次日,佳源国际继续短暂停牌。
对于佳源国际股票闪崩,佳源集团相关人士曾回应财联社记者称,“公司对此也感到意外。”该公司试图对该事件进行补救,继1月21日在香港召开投资者午餐会后,22日晚在总部嘉兴又举办了媒体通气会。佳源集团同时有九位高管现身,但佳源集团掌门人沈玉兴(又名沈天晴)却临时爽约。
对于为何关键人物沈玉兴没有出席这场通气会,佳源集团一位高管解释,当日下午原本已经做好了沟通准备,但香港律师团队建议沈玉兴近期不要在内地发声。
“21日在香港举行投资者午餐会后,佳源国际的股票波动仍比较大。鉴于此,22日下午六点后我们得到消息,沈先生不会出席媒体通气会。”上述佳源集团高管说。
尽管有多位高管接受媒体采访,但佳源集团既没有梳理出佳源国际事件相对完整的脉络,也没有拿出确凿有力的股价被做空的证据。
“初步推定有沽空机构做空佳源国际,但具体详细的原因,还在了解中。”佳源集团一位高管在会上表示。
到底是谁在做空佳源国际?对此佳源集团的答复是,“我们也很想知道”。
另一位佳源集团高管则强调,佳源集团不持有佳源国际股份,这是两家独立运营的公司,佳源集团不能代表佳源国际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佳源国际与佳源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沈玉兴。
就记者所提两家公司之间是否有业务合作、资金往来的问题,佳源集团回应称,佳源国际在上市之初曾做出承诺,为避免与佳源集团产生同业竞争,两家公司之间的业务大致以省、直辖市为单位进行划分。
“两家公司在区域上有划分,佳源国际进入的城市,佳源集团原则上不进入。佳源国际上市之初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此后进入上海、乌鲁木齐以及海外等市场;佳源集团的业务主要在国内,但进入的城市比佳源国际更广一些。”佳源集团一位执行副总经理说。
而佳源集团相关人士此前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佳源集团2018年销售额达到875.5亿元,其中约200亿是由佳源国际贡献的。
就佳源国际1月17日股价暴跌,有投行指出与其资金安排较为紧张有关。
“为偿还到期债务,去年年底佳源国际在资本市场展开了融资,但当时的推进不是很顺利。包括股权质押也出现了一些困难,这些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其背景。” 香港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创始人黄立冲指出,佳源国际在公告里没有说违约,只是说偿还了债务,但即使逾期一天,也是违约。不过由于投资协议是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约定,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对在这方面没有强制的信披要求,因此外界很难得知其中的细节。
“投资机构之所以对债务违约相当敏感,是因为这背后反映出对借债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流情况以及经营状况的担忧,而这些变化与投资机构的资金安全息息相关。”黄立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去年多家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当下房企资金链紧张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资金紧绷并因一例债务违约的发生,很可能会触发其它债务的提前偿还、股权质押解除条款等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令人难以预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