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人群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自我欺骗的矛盾状态中,他们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世界美好,世道险恶。这两种同时存在的矛盾观念让他们处于焦虑、不安、不能释怀的紧张状态。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所说的“认知失调”。费斯汀格指出,人在意识和知觉到自己有两个彼此不能调和一致的认知时,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和化解冲突的需要。因此,认知冲突引起的紧张不安会转变为一种内在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两个认知中的一个,而迁就另外一个,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乐观幻觉就是为快乐而放弃真实的结果,而抑郁现实主义则相反。
在快乐人群看来,抑郁现实主义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消极悲观,一片昏暗的——上帝不存在、政治制度失灵、社会道德崩塌、爱情维系于金钱、友谊变质为利用关系、教育无效、启蒙失灵。人在这样的世界里还怎么生存下去?但是,抑郁现实主义对现实有所忧虑(可能过于严重),并不会因此罹患抑郁症,而是保持一种旁观者的清醒,虽然悲观,但并不至于颓废或厌世。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许多是对这个世界持警惕和怀疑态度的忧思者,他们看到人类生存境况的荒诞,但同时却比任何人都更坚持自由和本真的价值。
忧思者对现实的看法比较接近真实,这是一般化的假说,不同的忧思方式接近真实的方式是不同的。忧思的价值也许并不在于它究竟有多接近真实,而是在于,它虽不能找到那个可以确定无疑的“真实”,但却把追寻真实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追寻真实,这也使得抑郁现实主义与犬儒主义区别开来。在犬儒主义那里,既然人无法确定什么是真实,那么追寻真实也就没有意义,这也就导致了彻底的虚无主义。抑郁现实主义不接受这种虚伪主义。例如,一个抑郁现实主义者由于痛感世道的黑暗,发出对政治和政客的绝望悲呼:“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对现实的看法比起“大多数官员是好的”或者“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这类乐观的看法,应该是更加接近真实和现实。“天下乌鸦一般黑。”也经常是犬儒主义的说法。抑郁现实主义这么说,是认为当官的可以不像,也不应该像乌鸦,只要他们不像乌鸦,就可以有不贪不腐的官员。犬儒主义这么说,是认为,当官的不可能不像乌鸦,期待当官的不贪不腐,那是在白日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