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走进中国北山:北山人,讲究不将就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明天,给你一整个宇宙! ·  6 天前  
中核集团  ·  2024年国防工业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从“开业之石”到“中国核城”,走进这片精神高地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4-10-23 18:53

正文



9月底,在荒凉的大漠戈壁。伴随着浓浓秋意,记者们登上山顶,迎着凛冽寒风,仰望无垠星空,体悟着北山宁静的浩瀚神秘。“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第四条线路落下帷幕。



从乍暖还寒3月的北京,到深秋9月的西北戈壁。时光飞逝,转眼间,“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这条最神秘路线的面纱已被揭开——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五〇四厂)、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中国北山,七日四地,辗转近五千公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科学报、新华网、中国网、环球网等媒体记者,沿着科学家精神传承这条主线,开启“从‘开业之石’到‘中国核城’”的寻迹之旅,亲身感受老一辈核工业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见证新时代核工业人接续奋斗的先进事迹,感受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呕心沥血勇登攀 挺起国之脊梁


这是永远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一团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大漠深处春雷般的“东方巨响”,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时至今日仍然激荡人心。



穿越一甲子的时光,历史与现实交汇。大巴车在天津核理化院门口缓缓停住,记者们下车后直接走进了二楼一座特别的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专为一位女性而建,她被毛主席称赞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她,就是王承书。



作为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核理化院前身华北六〇五所副所长,王承书先生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一位隐于时代背后的女性核物理学家,也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沿着纪念馆场室走过,一张张老照片跃然眼前:面对西方核大国的核威胁,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一大批留学爱国人士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王承书夫妇在回国前的一年时间里,先后共寄回300多个邮包,里面是近900公斤宝贵的书刊资料,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



“回国前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在给朋友的信中她这样写道。王承书的一生面临着很多选择,在克服重重困难回国后,她三次被问及:能否开辟热核聚变这一陌生领域、能否转行从事高浓缩铀研制、能否为国家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她三次坚定地回答“我愿意”。在一次次国家需要的时候,她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重托,并用一生来践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她放弃了已经取得诸多成就的专业,从国内和国际的物理学术界销声匿迹,多次从零开始,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和工程物理学家。



巍巍皋兰山,汨汨黄河源。记者们跟随着王承书先生的脚步,从天津滨海河畔一路向西北,来到这座黄河水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


“那时条件特别艰苦,喝的是浑浊的黄河水,住的是野外帐篷,去工程现场还要坐羊皮筏子过河,但大家没有怨言,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祖国的核事业奋斗。”座谈会上,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原第二车间主任黄钟钰向记者回忆道。



五〇四厂是我国第一座铀浓缩工厂。1958年,邓小平亲自批准建设兰州铀浓缩工厂。建厂之初,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批精英和工匠奔赴至大西北,投身于铀浓缩厂的建设。作为核工业最早的“五厂三矿”企业之一,五〇四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作出重大贡献。


“1964年1月14日上午十一点一刻,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我亲手操作提取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宝贝儿子’,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这是原五〇四厂办主任刘晓波写在日记本里的朴实话语,他这样写道:“下班后,我迟迟不想脱掉我手上这副手套,也不想洗手,因为这双手套和我的这双手,与我国核工业之间,互相留下了值得纪念的印痕……”


刘晓波是山西人,1962年毕业于二机部西安机器制造学校,同年分配至我国首座铀浓缩工厂。他参与工厂创建初期的工作,亲手操作提取了被称为“共和国宝中宝”的第一瓶高浓铀产品。



微风轻拂,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枣树林下,谈及往事,今年84岁高龄的刘晓波仍目光矍铄。历经6年的艰苦奋斗,五〇四厂1964年建成投产,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创造和提供了先决条件,并争取了时间。毛主席、周总理的批示及部党组的贺电,是对五〇四厂全体职工的最好奖励,深深鼓舞着全厂职工继续奋勇前进。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奋斗,五〇四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铀浓缩技术实现新飞跃,跻身于世界铀浓缩技术的先进行列。



从兰州辗转至嘉峪关,火车外的景色令记者们记忆犹新:雪山草原、牦牛羊群、山峦丘壑、戈壁荒漠……一路向西北,窗外的景色陡然发生变化。


404,始终是一个神秘代号。电脑找不到服务器,网页会出现“404”,而这里也一样,没有地名,在地图上也找不到标注。1958年,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万名工人、大学毕业生、甚至海外归来的专家、技术精英,几乎在一夜之间,在过往生活中“消失”了,与此同时,核工业首批“五厂三矿”之一的四0四厂开始建设。



“茫茫的戈壁滩,是我的本色。站在这大漠上,我听大风歌……”走进中核四0四展览馆,那一段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犹如升格镜头般一帧帧浮现眼前: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翔实的史料展品、一幕幕感人的奋斗场景,述说着第一代核工业人殚精竭虑的创业故事。


出发的那一刻,他们并不知道要去哪里、具体要做什么。他们以国家需要为己任,有的“人间蒸发”30年,有的与世隔绝、改名换姓默默工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奋斗创造出一个个传奇。“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巨大动力,是“祖国需要我”的伟大号召。为了完成神圣使命,他们筚路蓝缕、隐姓埋名、艰苦创业,用智慧、血汗乃至生命浇铸着核工业人心中最神圣而伟大的强国梦。



“60年前,我们一分厂参加工作的人员是670人左右。有为我们的核实验贡献一生的老同志,还有一些同志去支援了国家核电事业及其他厂的建设,到现在退休后仍然在我们四0四嘉峪关生活区的已经不到50人了。”座谈会上,四0四退休职工、原一分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宝斗动情讲述着刻骨铭心的往事。


戈壁滩经常刮起大风,手指甲盖大的砂砾常打得人睁不开眼睛。1963年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组织安排了“大干八九十”活动,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安排的时间完成任务。王宝斗所在的一分厂小分队负责设备测试测压、设计组装生产设备、排查补充漏洞等。在任务最紧张的15天里,小分队的成员没有一人离开过现场。每个人把皮大衣铺在地上睡一会儿,轮班休息,醒来后继续工作。



“听党的话,不讲条件;争光争气,坚定信念……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争分夺秒,为造核弹;激情岁月,一群好汉。”这是四0四退休职工、原生产技术处副处长王长见对那段激情岁月的部分总结,他心潮澎湃地回忆,言语中尽显自豪。


劈波斩浪新跨越 筑牢信念灯塔


“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这是“中国核城”四0四第一代创业者立下的豪迈誓言,也是他们践行一生的人生诺言和真实写照。


这句铿锵承诺,放在今天,仍旧不过时。


寂寥苍茫的山峦之巅,稀疏地点缀着几株骆驼草,仿佛是孤独的守望者,在风沙与碎石交织的壮阔乐章中傲然挺立、随风轻舞。从四0四厂区出发,再行驶3小时车程,道路两旁从葱郁草木逐渐变为大漠戈壁,这里,是被称为“远方”的北山。



有人说,北山是核工业新的精神圣地,去过那里的人,都会经历一番灵魂的洗礼。没有水、没有信号、无人区、搭帐篷、住寝车……总有一些人,逆着人群溯游而上。对高放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为了筛选出安全评价期至少达1万年的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的科研工作团队走遍大江南北,一次又一次地选址,日复一日地实验勘探,用漫长坚持和苦心探索,终于找到了让核能“无后顾之忧”的地方。


秋意料峭,寒风凛冽,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北山地下实验室总设计师王驹却全然不顾冻僵的手指,仍站在戈壁上投入忘我地为记者们讲解勘探往事。北山人坚持扎根在这片戈壁进行高放处置研究,一扎就是30年。


向右滑动查看其他图片


在北山的座谈会现场,每位记者的桌上整齐摆放着一本《北山常见动、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里面图文并茂、详细科普了广袤荒漠戈壁中独特的动植物生态,每一个动植物都被深入浅出地介绍、标注,令人叹为观止。北山人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缺乏水源与通讯信号的“无人区”默默耕耘多年,却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与无限向往,以日升月落为笔,以夜幕星辰为墨,用坚持与情怀,撰写出浪漫动人篇章。


积极乐观,是记者们对核工业工作者的一大印象。“不打针、不吃药、工程进度有疗效……”这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四0四“‘核’力攻坚铸国威”青年集体代表王文洋总结的顺口溜。同事评价他:一接到任务,便迅速进入到“狂魔”状态,吃完早餐直奔工地,两点一线、劳保随身,中午和下午就在攻坚点吃泡面、盒饭,全身心扎进一线作业班组,和时间赛跑。


“饿了一起吃泡面是我们难得休息的欢聚时光。”王文洋介绍道,攻坚小组紧盯现场不放松,凌晨一两点钟是常态,瞌睡了就躺在会议室长板凳上眯一会儿,三四点钟回到宿舍也是常有情况,第二天照常七点起床。全月无休加上饮食不规律,王文洋两个月时间瘦了整整15斤,体检时候竟然发现脂肪肝基本没有了,才有了这句顺口溜。他所在的团队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使命担当铸就了核工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那娟娟是四0四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自2006年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入职以来,转眼已经18年了。


“我记得做熔铸实验时正值寒冬,每天早上7点进厂,晚上10点出厂,天天守在现场,还要不停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整个过程都非常紧张。但回头再想起当时的情景,大家都会感慨当时真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辈们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真的太重要了。”一提到专业,那娟娟感慨道。看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是科研人员最大的幸福。


科研人员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简单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心中理想的崇高信念是刻在骨子里的。在与老中青年科研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时至今日,“两弹一星”精神从未消逝,在核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精神传承的力量始终贯穿其中,并在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身上得以体现。


吃“核”饭的新一代 奏响青春华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当我选择从事核能技术领域研究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到祖国偏远地区为国奉献的准备。”今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金奖答辩现场,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董雪以题为“在戈壁荒滩追寻‘星辰大海’”的报告回顾了自己受“两弹一星”精神感召决意扎根西部、学以致用的心路历程。



董雪、杨林清、曹军文是清华大学同窗校友,今年博士毕业后都选择了前往祖国寥廓苍茫的大西北建功立业。董雪和杨林清入职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曹军文入职位于内蒙古包头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在被问及为何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而选择大西北时,董雪答道,在核燃料循环领域学习这十年,他一直深受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立志毕业后进入核能行业。“与优越的生活条件相比,我更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与专业发展更加契合。”于此,董雪选择了地处我国西北戈壁荒滩但专业对口的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老一辈科学家不逐名利、为国奉献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在就业择业期间,我始终感受到清华核能人的精神传承激励着我。”杨林清如是说。科学家的精神成为中核人接续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对于他们来说,“到西部去”不是喊口号式的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


年轻人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核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中核人一代代薪火相传。“只有坚守,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五〇四厂生产运行一部副主任、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陈博的内心藏着一团火。2015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他在国家重大专项中担任技术负责人,反复钻研、精益求精,最长连续70小时坚守在第一线,他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独有的创新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核行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核行业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青春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这是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四所副所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姜磊常说的一句话。27岁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30岁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2岁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3岁破格晋升为所在技术领域最年轻的研究员,在短短6、7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创新相关装备保护系统设计,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国家技术空白……从刚走出校园的小伙子转变为核燃料专用装备的青年专家,姜磊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自己的理想。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张基延今年7月份入职中核兰铀。他分享道:“兰铀给我的感觉是很特殊的,这份特殊不只是黄河铁桥和大红山,更是兰州人民对五〇四厂的情怀。不论是打车或是吃饭,只要提到代号504,对方都会瞬间明白,甚至对我表示赞许。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历史上雪糕和汽水哺育了兰州人民,兰州人也托起了五〇四厂。在这工作,我真的感到很自豪。”


谈及自身工作与未来,董雪的眼中满是坚定:“过去,在清华,学校号召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我已兑现承诺,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未来,我也将在这片热土上再接再厉,做最需要的事!”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雪域高原到荒滩戈壁,新时代核工业人正在践行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严承诺,年轻一代用热情、信念和决心,揭示了未来核工业的无限可能。他们相信,核工业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看到了青春的力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年轻的一代正接续传承着、矢志不渝地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中核集团重大工程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推动我国核工业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有乾坤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作者 | 吴慧

图有乾坤 | 闫绍辉

责编 | 朱灵钰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