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一周要闻上新! ·  4 天前  
中核集团  ·  出口微堆+1!发往泰国! ·  5 天前  
中核集团  ·  牢记保密防谍常识,做国家安全的守护人 ·  6 天前  
中核集团  ·  家书传廉韵 | 核动力院廉洁家风作品展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走进中国北山:北山人,讲究不将就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4-10-22 20:01

正文



河西走廊,戈壁深处。经历了时光洗礼的砂砾和岩石,静默而坚韧,广袤无垠的大地似一幅水墨画卷铺展开来,意境悠远,空灵寂寥,穿透时间的层堆,唤起了沉淀在这片土地里的深沉回音。星星点点的绿意不知何时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仿佛“外星世界”一样的裸岩砾石,随之消失的还有原本满格的手机信号……



突然,一栋小楼和一个基地出现于层层叠叠的砂岩山丘之中,仿佛“外星世界”里遇见“人类文明”。从北京的初春启动,“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收官路线的最后一站,抵达位于甘肃西北部肃北县马鬃山镇的北山地区。



在这里,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参与范围最广的地下实验室之一——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建设工程,采用“螺旋斜坡道+三竖井+两层平巷”的主体架构形式,最大埋深560米,两层试验平台分别为-280米和-560米,其建设将填补我国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无现场实验设施的空白。它既是我国高放地质处置研发的里程碑,也是与世界高放地质处置接轨的连接点。




在这里,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已经在“北京↔北山”这条路上往返数十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核工业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中大约99%属于中、低放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放射性就会衰变至无害水平,只有剩下的1%左右属于高放废物,需要安全处置并长期保存上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北山地下实验室总设计师王驹说,“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核工业产业链最后一环,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一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可行方式是将高放废物处理后埋在距地表500至1000米稳定的地质体中,实现万年以上隔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地广人稀、地壳稳定、岩石完整的北山地区成为理想之地,该地区面积与浙江省相当,其年降雨量仅有7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


 


在蒙语和满语中,“戈壁”原意是“茫茫一片”。在这茫茫戈壁中,寻找一块石头、挖一个“大坑”谈何容易?王驹和团队这一寻觅便是近30年时间。

 

将目标锁定在北山地区后,王驹与团队选择在野外建立营地,随即以营地为中心开展地质水文调查。“帐篷扎在哪儿,国旗升在哪儿!”王驹介绍,近30年,北山营地换了很多地方,北山人每到一个营地,都要先竖起一面旗,每天大家从营地出发,到晚上又从四面八方回到营地。“无论帐篷有多破旧,五星红旗依旧鲜艳!”


到达北山的第二天,气温骤降至零度,媒体们跟着北山团队乘车去往他们以前工作的野外,越野车与皮卡车在崎岖不平的荒漠颠簸前行,四周除了沙丘和荒漠再无其他明显的地标,每一次的颠簸都仿佛在提醒大家——这是一片未被征服的土地,它保留着自己的原始与野性。无法想象当初的北山团队如何在荒漠中辨别方向……



回到北山地下实验室科研管理区,胡杨林营地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尤为亮眼,它就是基地建成前核地研院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团队在北山的家,因其周围生长着36棵胡杨树而得名。“第一次来北山是在2019年,那时候我还是学生,北山的条件比起现在差远了,手机没有信号、没有办法洗澡、彩钢房没有暖气,盖着三床被子还冻得睡不着,哆嗦到床板嘎吱作响……”“95后青年科研人员叶勇说,“我待了一周就受不了,赶紧下山了!我老师(中核地质科技党委书记陈亮)还评价说‘比我预计得要久一些’。”北山团队30多年来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孤独的牧羊人”不再孤独



在这人迹罕至的北山地区,只有区区两户牧羊人。而在这片土地奋力追寻的北山团队,何尝不是“孤独的牧羊人”?



2000年7月8日,北山第一号钻孔正式开工,北山团队终于迈出梦想的实质一步。但实现梦想的路途并不简单,冬季的北山夜晚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有一天晚上风雪从缝隙吹至帐中,王驹睡着后突然感觉到有雪落在脸上,困倦无比的他将被子一盖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发现被子的褶皱之间全是雪,杯子里的水也早已冻成冰。


2001年11月,2号钻孔打到约200多米深时,钻杆断在钻孔中,钻头拔不出来也钻不下去。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环境,让新的钻孔作业几乎无法进行下去。过了元旦,他们坚持几天后只得暂停作业撤离北山。



王驹拿出珍藏的二锅头,大家围在井口共同举杯,还有一杯灌到钻孔中,王驹高呼:“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敬自己,大家来年再战!”奋力一搏,柳暗花明。最终,王驹和队友们在北山深处成功找到一块距今2.6亿年的完整花岗岩岩体。


找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不容易,而在这块完整的花岗岩中“挖坑”更难。站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1号”打造的螺旋斜坡道上,媒体们都被眼前仿佛“时空隧道”一般的景色所震撼,顺着宽敞平缓的坡道慢慢向下走去,可以真切感觉到——承载着四代北山人光荣与梦想的北山地下实验室,已经从“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逐步变成“踏实前行的一级级台阶”。



2011年,北山被确定为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首选预选区;2021年6月,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正式开工;同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全球首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落户核地研院;2023年11月,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1号”投入使用;今年10月1日,正值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主体工程施工取得重大进展:-280米试验水平巷道胜利建成……而成立之初仅有6人的北山团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团队核心成员达到62名,其中包含29位博士、26位硕士,专业学科涵盖地质、水文地质、岩石力学、地下工程、工程屏障材料、安全评价等,其中不乏“90”后、“00”后新鲜血液……



2024年7月,中核集团核地研院承办的“IAEA地下研究设施和地质处置库设计和建造技术培训班”在北山举办,来自IAEA和法国、瑞典、韩国等17个成员国的45名专家及国家代表现场参加此次培训,8个成员国的13名国家代表视频参会;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68届IAEA大会期间,中国面向全球开放十二个核科研设施,其中就包括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实验室……从最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到通过承办培训班向其他国家传授经验,再到面向全球开放北山地下实验室——全世界都把目光逐渐转向中国北山。



“北山地下实验室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王驹向媒体们介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因国情不同都对高放废物有自己独特的应对之策。我们希望依托北山这个平台,把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引进来’,也通过一些国际联合科研项目让北山的经验‘走出去’。”


北山团队,再也不是“孤独的牧羊人”。



中国北山人:讲究,不将就



有一个问题总是引起人们的好奇:“为什么在戈壁荒漠无人区的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下连续奋斗三十多年,你们到今天还乐此不疲?”北山人的回答各有不同却又殊途同归——对事业与梦想的讲究和不将就。他们在科研最一线共同兑现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万年”承诺,诠释着“以热爱突破迷茫、用坚守战胜浮躁”的不将就人生。


“这份事业我们不干谁来干!”中核地质科技北山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马利科的事业与爱情更是“起于北山,成于北山”——他与伴侣同样也是“战友”的高敏相识相知于北山,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马利科、高敏夫妇的事业和家庭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去年暑假,马利科的大儿子也随他来到“爸爸妈妈为之奋斗的北山”,北山的“火种”已被深植于心中……



时间来到2022年,刚刚答辩完的“95后”叶勇又上山了。这次他直接在北山待了110天,“每天同事们‘拴在一根绳上’直入地下完成科研任务,我们之间可都是过命的交情!地下的温度不低,我们有一次完成任务穿着单衣上来发现地上竟然零下20度!”……这些不凡的经历让叶勇真正感受到了“扎根戈壁 爱国奉献 世界一流 永久安全”的北山精神——“这种精神与文化并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前辈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团队的氛围慢慢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也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和工作更加深刻理解这种精神,并把它践行和传承下去!”



“人还是要有梦想,不然在这儿待一天都嫌多。”在北山探索近30年,王驹已经从当初的“江南小伙”变成“戈壁老王”,“我们搞科研的人呀,还是要有点好奇心,最大的乐趣就是‘先天下之乐而乐’!”科研是发现人类前所未有的东西,这被他们视为“至乐”。


山,是漫长地质年代里变化极其缓慢的浪。清晨的山峦披上金色霞光,黄昏的峰顶被夕阳染成赤红,深夜的山脊被星空点亮。因为爱这片山,北山人变得浪漫,北山的山、石,云、星空、晓月,朝霞、落日,动物、花草均化为无声的诗、流动的画……



他们打造一小片色彩缤纷的花丛,并为其遮风挡雨;将见到的动植物一一拍摄收集,做成《北山常见动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而北山的星空,因梦想、因坚持、因未来,被中核人、北山人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只要见过一次,那么其他星空便都“黯然失色”。这些,都是属于北山人的“独有浪漫”。


 


站在这片浩瀚星空下,一代代北山人心中常怀一段不灭的理想之火,在核工业的时代图景上描绘着名为“归宿”的斑斓色彩。


叶勇拍摄




图有乾坤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作者 | 刘洋

摄影 | 闫绍辉 叶勇

视频 | 李汐 澎湃新闻

责编 | 朱灵钰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