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你知道女人穿男人服饰,搞成半男半女是何时开始的吗?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08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鱼羊秘史」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影视剧照


女人穿男人服饰,搞成半男半女,这可不是现如今的时尚专利;而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创造发明的。可是,女着男饰怎么又和世风扯到了一起?列位看官,切莫心急,且听老萧慢慢道来。


话说喜欢热闹,乃国人之特点;好随大流赶热闹,更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国人之特点。太早年间的事暂且不说,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有几件事让国人足足折腾了那么一阵;一是红茶菌,一是鹤翔桩,一是打公鸡血,一是特异功能,真是时时有新招,处处好热闹。那时节,为了泡红茶菌,大口瓶脱销;为了练鹤翔桩,竟有人搞得走火入魔;为了打公鸡血,到处闻鸡鸣,后来有人编了个相声,说的是当时公鸡吓得都不敢打鸣了,生怕被捉去抽它的血;更有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特异功能,什么耳朵认字,隔墙辨物;什么天眼开通,透视脏腹;什么带功讲座,现场治病;什么疑难杂症,不药而愈。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满城轰动,趋之若鹜。一时间,神神怪怪的世风在社会上弥漫。


其实,世风就是社会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既可能产生正面效应,也可能出现负面效果。好的世风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世风所至,如污泥浊水,腐蚀社会。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导,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身自好,懂得礼义廉耻的风气;大多是腿短的,如无上面的强力措施,且有人带头,使之上行下效,形成世风,否则是很难推广,更难实行的。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面就会有人推波助澜。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在《晏子春秋》里,有这样一个典故:楚灵王喜欢腰很细的臣子,他认为这是男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于是,在楚国的朝廷里,大臣们都十分讲究减肥,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多吃一块肉,生怕发了福,腰围大了,失去君王的宠幸。这些大臣天天屏住气,把腰带往死里勒。结果,腰束得太细,使不上劲,只好扶着墙才能站立起来。在这样一种束腰世风的影响下,一年以后,不仅是朝廷官员,就是平常百姓,也一个个弄得杨柳细腰,不成人形。幸好楚灵王寿命不长(众叛亲离,自缢而亡),不然,楚国不知还要出多少饿死鬼。这就是所谓:“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的故事。


(图)影视剧照


本文的主题故事发生在齐国:齐灵公喜好并提倡后宫的佳丽们,着男装,戴男帽,穿男靴,佩带男人的弓箭和饰物。也就是女着男饰,女扮男装。此风一开,齐国上下,无不仿效。在齐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女着男饰的潮流,且女子以此为荣。


灵公很不高兴,他不喜欢老百姓也学宫庭里的模样。于是,下令各级官吏严禁民间女着男饰。凡是在街道上、市集中、乡里间,发现有女子胆敢穿戴男人服饰,招摇过市者;一律把她们的衣服扯碎,绦带剪断。结果,齐国上下,一眼望去,到处是身着衣衫绦带被剪得零碎不堪的女人。一时间,这些断绦烂条,破褛褴衫穿在女人身上,随风飞舞,很有点飘飘欲仙的模样,成了一道意想不到,不可多得的风景线。尽管如此,齐女们仍乐此不疲。


灵公既生气又百思不得其解。一日,晏子进见,灵公便问晏子:“寡人已经下令,禁止女子着男人服饰,并且裂衣断带,为何百姓仍然敢于违抗,屡禁不止呢?”晏子答:“大王呀!你仍在宫中让宫女着男装,却在宫外禁止女着男饰;这就相当于挂了一个牛头在门口,其实却在门内卖马肉一样啊!你想让齐国女子不穿男装,只要先在宫内不准女着男饰,谁着就罚谁的话,百姓还会有人以身试法吗?”灵公说:“好吧!那就先试试吧。”果然,才过一个月,国内就再也看不到着男装的女人了。


看来,正如常言所说:问题出在下面,根源却在上面。一切世风的形成都是有根源的,就像齐国的女着男饰一样。古人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谚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这就不光是国人有喜欢凑热闹,随大流这一特点,那么简单了。


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文: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男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愈月,而国莫服之。


*作者:肖锡光,鱼羊秘史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