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鉴宝天下
鉴宝天下官方唯一认证账号,央视鉴宝专家组承办民间鉴宝收藏。鉴宝天下以公平公正为首是国内最权威鉴宝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生态环境  ·  新疆克拉玛依:成群鹅喉羚雪中撒欢 ·  8 小时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收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鉴宝天下

古陶瓷鉴定:通过釉面的光感来鉴别新老瓷器

鉴宝天下  · 公众号  ·  · 2020-03-08 06:30

正文



瓷器表面的釉面光滑、光亮,通过对釉面光亮程度的判断是目测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


瓷器经过烧制以后,通过目测能感觉出釉的表面有一层明亮的表光,也称为“浮光、火光、贼光”。一件新出窑的瓷器,整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釉面净明新亮,受光线照射后,釉层内的矿物质颗粒年轻活跃,通过釉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强烈耀眼,飘浮游离,其活力、能量、强度都处在最高状态(下图)。



仿宋龙泉釉凤耳上的浮光




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接受自然界当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的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的熟旧温润。受光线照射后,釉面表光明亮耀眼的强度逐渐减弱,游离程度逐渐降低,呈现出一种玉质感。以上这种变化现象,年代越久远,变化越明显。


除了特殊情况下因为受到非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出现失光现象以外,其年代远近与变化程度成正比关系,大致和树木生长的“年轮”是相同的意思。这种变化现象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用图像的形式准确描述,但是它是有明确显示并且是有规律的。正是这种有显示和有规律的光感变化,给我们对古瓷鉴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也给古瓷造假者设置了永远无法超越的屏障。


现代仿品为了能使得釉面柔和、不刺目,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通常都使用某些方法对釉面做旧去光。据景德镇瓷窑师傅介绍,釉面做旧的许多。





老方法主要有两种:

鉴宝天下




一种是抛光打磨法,分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两种。手工抛打是用绸布或牛皮蘸取磨膏,在新仿器釉面抛打,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可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反复进行抛打,抛打出的光泽比较柔润。另外还可以用打磨机进行抛光,机械抛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抛光质量,抛出来的光有较好的釉质感觉。打磨后的器物通过用放大镜观察釉面,会发现釉面上有无数细如牛毛的磨痕,仔细观察磨痕会发现磨痕大多是一团团或一片片很有规律的纹路。而古瓷器表面原有的旧磨痕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陶瓷则无这一现象。


另一种方法是用化学试剂浸泡,因为瓷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酸盐,通过用醋酸、氢氟酸、硝酸、草酸等能与硅酸盐起反应的酸液浸泡瓷器就能造成釉面腐蚀,使釉面黯淡,出现混浊感,从而消去“火光”。有的不浸泡,直接用沾酸的抹布反复擦釉面,也能达到效果。此种手法弊病在于酸对釉面腐蚀过于强烈,使釉色失透,光泽过于黯淡,甚至呈乳浊状,与那种岁月积累自然形成的光感有天壤之别,在放大镜下观察可发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坑。还有将几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用醋酸浸后再用茶叶水、草木灰水浸泡等。这样不仅能消去“火光”,还能作出各种各样的污渍,让人误以为是长期使用所至。




假海捞 仿宋官窑贯耳瓶




当今文物市场上有一种新仿海捞瓷。此类器物通体失亮,仿佛是经过海水浸蚀后的状况。但实际上也是将新仿器用化学试剂浸泡后的效果,通过放大镜观察,器物釉面依然有被化学试剂腐蚀后的痕迹。


近几年来又发现有造假者将仿古瓷——尤其是元青花仿品——器内外壁布满了小蛤蜊、小海螺的皮,仿佛是真从海里捞取的一般。




假海捞 仿元青花人物梅瓶




但据介绍,此类器物是在浅海处下网,将器物放入网中沉入海底,等过一段时间捞出后小蛤蜊、小海螺、沙虫等就布满仿古瓷的器身了。也有用胶将海虫的表壳或贝壳之类粘贴于器表,值得注意。




仿元青花三顾茅庐人物大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古瓷器的做旧也逐步加入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听某些同行们介绍,当今一些比较高级的仿古瓷器在入窑烧制前就在釉内加入某些化学元素,使得烧成后的瓷器釉面无论光亮与否或是不同时代釉下青花的呈色都可呈现(上图),但观赏起来仍无法体现出时代的温润如玉之感(下图)。如何能准确掌握古瓷器釉光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看、多比较。




推荐精选文章:

西泠秋拍:历代精美钱币大赏

收藏家:基本是物质的富翁,金钱的乞丐

艺术教育发展跟不上当代艺术市场,艺术品价格升值太快

民间文物收藏市场混乱,需要法治与人心的改变,才能清除灰色地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