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也门西部港口城市荷台达的战事成为整个也门危机的暴风眼,沙特与也门政府军一起对荷台达地区的胡塞武装发动猛攻。一时间,巷战、空袭、人道危机成为“荷台达印象”的三大关键词。
在沙特领导的军事联盟进行空袭后,人们检查倒塌建筑物的残骸。来源:中东观察网
而令人费解的是,身负“卡舒吉被杀丑闻”的沙特为何不顾人道主义的呼吁,持续扩大也门战事?无奈之举还是转移视线?11月9日,美国呼吁停战无效后宣布将停止为参与也门军事行动的多国联军战机空中加油。这又是否表现出美沙关系因为也门问题而出现某种松动呢?“断油”、“猛攻”的表征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内在机理?
寻求突破也是转移视线
自2011年以来,萨利赫倒台后的政权变动并没有给也门带来稳定,相反,强人政治统治下的南北社会矛盾、地区发展差异、国家权力失衡的国家结构性问题在失去威权约束之后被彻底释放出来,也门瞬间分崩离析。
不断壮大的胡塞武装与哈迪政府之间的持续对抗,构成也门问题无法解决的表层原因。出兵也门,是沙特多重利益考量之下的具体实践和必然结果:从安全因素来看,数百公里与也门接壤的边境线决定了沙特在也门问题上必须强力出手。确保自己的后院和邻国不被伊朗影响下的什叶派控制成为沙特政府七年来的基本目标。
来源:半岛电视台
也门的地理位置也十分敏感,贸易通道、战略要道的双重身份影响着沙特乃至整个海岸地区赖以生存的石油运输线的安全。从宗教上来看,沙特与伊朗的教派争端早已扩大到也门,伊朗也从不掩饰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和同情,不断输送武器和军事指导助其成长。
也门由谁掌控,将直接影响“逊尼还是什叶”掌握地区主导权。从美国方面来看,胡塞武装坚持反美反西方立场,并号召也门民众推翻亲美亲西方政权,美国利益严重受损。而在特朗普制定以遏制伊朗为重要目标的中东政策大背景下,剪除伊朗的什叶派羽翼成为压制什叶派扩张的重要手段。
所以,美国也希望沙特能尽快消灭胡塞武装,稳定也门局势。但由于胡塞武装的强大民意基础和伊朗对该组织的绝对支持,再加上沙特军队自身的无能软弱,以至于战事久拖不决,域内外势力趁机进行干涉,也门战争随之成为“新版叙利亚内战”,一打再打,没有尽头。
而当前沙特面临“卡舒吉被杀案”引发国家形象受损的窘境,急需转移国内外视线,扩大也门战事并努力消灭胡塞武装成为最佳选项。在沙特看来,只要在也门取得些许进展,就可提高自身国家威望并获得美国支持,也可间接打击伊朗。
那为什么会选择猛攻荷台达呢?荷台达港是也门超过3/4的进口物资及国际人道援助进入该国的入口,拿下该地对整个也门战事来说至关重要。11月13日,也门政府军发表声明说“政府军已从胡塞武装分子手中成功夺取部分荷台达地区,政府当前正在努力恢复这些地区的正常生活。”
看似一切顺风顺水,但战乱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却在不断加重,攻势自11月1日以来增强,导致目前至少592人死亡。为此,沙特在国际社会备受指责。美国和英国只能加大对沙特施压,11月9日,两名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方将停止为参与也门军事行动的多国联军战机空中加油。”
美国国会部分议员期待投票打击沙特,来源:档案照片
美国此举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呼吁带来的舆论压力,想帮助沙特维护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国内斗争的结果。中期选举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众参两院,而民主党一直对特朗普的也门政策不满,此前因“卡舒吉案”甚至呼吁对沙特进行制裁。于是,特朗普刻意给予沙特一些压力可以缓解民主党人的不满。但考虑到美沙之间“石油和安全”的特殊利益,此举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
胡塞武装就此跌入低谷?
胡塞武装失去荷台达地区是否意味着该武装力量就此一蹶不振?伊朗又是否像支持叙利亚政府和黎巴嫩真主党一样,增加更多军事顾问、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呢?答案都是否定的。这还要从胡塞武装的产生、发展和与伊朗的关系说起。
从胡塞武装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其最早是作为地区性的宗教复兴组织出现,以也门西北部萨达省为大本营,旨在通过复兴宰德派传统、抵制逊尼派萨拉菲主义渗透。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胡塞武装才开始提出反美、反以口号。2011年开始,胡塞武装要求在新政府中获得更多权力,改变宰德派部落长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被边缘化的局面。要求得不到满足之后才发动政变,迫使哈迪政府流亡沙特,冲突最终也演变为内战并持续至今。
也门约有1400万人口,一半人口正面临饥荒。来源:半岛电视台
而无论是在萨利赫时代还是当前哈迪政府时期,胡塞武装均以反政府组织形象出现,擅长军事斗争。并于2012年成立政党,尝试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争取更多权力。
总之,胡塞武装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是其强大民意基础和特殊国情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胡塞与政府的战争本质上是权力之争,而不是教派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只是外部力量的干预将战争属性提高到“教派争端”层面。所以说,就算没有伊朗的支持,胡塞武装仍有继续存活、发展的土壤。
另外,胡塞武装在伊朗地区争霸棋盘上的角色定位也并非十分关键。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更多的是乐见沙特深陷也门战争,以持续消耗沙特国力和精力。沙特和哈迪政府给胡塞武装贴上“伊朗代理人”的标签,也更多的是想赋予其打击胡塞武装行动的合法性。
从历史上来看,胡塞武装在组建及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未受到伊朗的直接影响,其主要关注范围也只是也门国内事务,甚至胡塞武装信奉的宰德派在教义和实践上与逊尼派更接近。胡塞武装也不以在也门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为目标。
所以说,胡塞对伊朗的靠近本质上是由于形势所迫,因为在战场上与沙特直接对抗和日益受到西方的孤立,只能依靠伊朗这一强大外援。而面对当前胡塞武装在战场上的失势,伊朗的也门政策也不会发生转变,对胡塞武装也不会直接派出军事力量支持。
英国呼吁结束也门战争,来源:路透社
在伊朗看来,也门胡塞武装影响的只是其地区生存空间。该武装也没有形成绝对政治气候,执政前景渺茫。当前伊朗深陷美国制裁危机,本就无法分身,财政更加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提供大规模援助。战略目标只停留在保存胡塞武装力量,以利用其达到持续搅乱也门局势、消耗沙特和美国精力的效果。
所以说,胡塞武装并不会因为此次荷台达短暂失败就跌入低谷,伊朗也不会提供更大规模援助来增强胡塞武装实力。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的权力争夺完全受制于沙特和伊朗的地区教派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