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舰世界
空中网《战舰世界》官方微信,最及时的情报、最热门的话题、最新的游戏动态将在这里抢先知道!
51好读  ›  专栏  ›  战舰世界

啥叫真正屠幼?看看诞生几十天的英国航母如何惨死!

战舰世界  · 公众号  · 游戏  · 2017-05-26 11:20

正文

“皇家方舟”号航母(“鹰”级)

马岛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衰落。1970年代,以5万吨的“皇家方舟”号退役为标志,英国海军暂时告别了大型航母,也结束了拥有弹射起飞舰载机的历史。仅有的几艘轻型航母所搭载的“海鹞”式战机数量非常有限。但是这样的航母能否打赢战争,英国人心里也没有底。


马岛距英国本土有一万多公里,英军作战人员、装备和保障物资主要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送到战区。按照英国最初的估计,战争至少要进行两个月,要牢牢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海空作战力量。而大西洋中部的阿松森基地距战区也有近6000公里,根本无法有效对战场进行支援。这时的英国人深刻体会到了缺少航母是怎样的无奈。

改装中的“大西洋运输者”号

不过,英国人立即想到了补救的办法,他们仅用几天时间就在一艘集装箱货船铺上了专供“鹞”式战机起降的甲板,这就是“大西洋运输者”号。开战前,“大西洋运输者”号在阿森松岛基地搭载着英国本土飞来“鹞”式战机,与其它船只组成大编队继续向南大西洋开进。

马岛战争中,“大西洋运输者”号被阿军反舰导弹击中

“大西洋运输者”号的改装过程并不复杂,然而只有一个供“鹞”式战机起飞的平台,导致战机起飞升空的时间间隔很长,所以它在远征编队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战机。该船能够搭载10余架“鹞”式战机,跟英国海军一艘轻型航母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数量差不多。这使得英军航母获得战斗力补充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当时阿根廷空中作战力量虽逊于英军,却给英国远征舰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如果不是“鹞”式战机表现出色,英军很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所以,“大西洋运输者”号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这艘船只有1.5万吨,但它在战场上被击沉对英军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损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英军的登陆作战行动。

“大西洋运输者”号满载作战飞机

英国在民船军用方面拥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经验,这种优秀传统让英国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就拥有一支强大的“第二海军”。为了迅速投入战斗,绝大多数民船的改装工作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有些甚至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还有一些是边向马岛进发边改装的。考虑到民船船员不可能很快适应战争环境,皇家海军还在相应的船舶上都配置了海军作战人员进行协助,而且大幅增加了薪酬以保证士气。等全部船只抵达马岛海域之后,英军就有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后勤辅助舰队。英军也承认,临时征用的民用船舶在作战效率上比不上军用船只,但能够实现较高的效费比,特别是几乎以零成本就“维持”了一艘“航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