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双11了,最近店里的团购我都特别谨慎,每次要追着品牌方大声叫:“确定吗?你确定吗?确定这个价格就是你们双11的活动价吗?你要保证我们团购价一定是全年最低价哦,否则我们再也不跟你们合作了!”
搞得品牌方也战战兢兢的,跑上跑下去确认他们的双11各个产品的活动价。
我一直给大家有个承诺叫“买贵退差”,意思就是我没团购的时候你先买了,我团购降价了,退差价;我团购期你买了,结果产品在官方店降价了或者比我还低,还是退差价。
我们退差价的方式很原始粗爆:就是人工在后台搜订单,然后按照收件人的手机号,一个一个去打支付宝。
其实这种要退差价的情况也不多,因为我们店铺东西上架的时候都会注意按照当时的最低控价去标价。
但最近有个意外情况:一个刚团购过的品牌突然表示双11他们官方店准备放血去吸引流量,到时候产品会比我团购价还低100,这是高层刚刚决定下来的。
100块钱啊,我的天!我们同事听了之后差点和对方对骂起来,吵了半天,终于同意让我们优先打这个活动价,而且再做一次推文说明情况。
先前下单的几百个客户一一退差价,差价我们各承担一半。但条件是我们不能在推文中提到特价的具体数字(避免被其它渠道搜索到),也不能在标题上大肆宣传这件事,免得其它的渠道买家看到了去找事。
这个事情我会周六专门再发一次返团文来说明,大家不要担心,反正在我们店里不管任何原因出现有差价,一定会退款到位,无一遗漏。
一般我们退差价当天,会
编一条短信发给顾客,提醒他们查收
。
但是这么操作也会有问题:
1,如果你是给别人买的东西,当时填的是朋友的手机号,那这个差价就打到你朋友的支付宝了;
2,还有些读者的支付宝用手机号搜不到,或者必须要验证真实姓名,可能同事先发了短信,结果打钱的时候发现打不进去。
昨天我们准备团购店里的一款去螨洗发膏,跟品牌方借着双11的时间磨掉了10块钱价,然后就让同事去联系之前下单的客户退差价了。
我给同事编了一段话,让她们先打钱然后再发,结果她告诉我,还是要先通知一下读者,因为,有的读者坚持不要退款……
我震惊了,你们感受一下我们的对话:
然后同事尽量使用换位思考法向我说明情况:
虽然我发现了其中的逻辑漏洞,但是同事的说法已经基本说服了我:
于是最后,我帮助同事设定了更加完整的情节,补上了这一逻辑漏洞:
请你们告诉我,这种不愿意收退差价的同学,以及那种我明确告知店里活动已经结束了现在这个东西比淘宝代购贵,请你去淘宝买,还是坚持要让我上架然后在我店里买的同学,她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真的感觉和包养玛莎拉蒂店销售员朱一龙的感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