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第一刊 最受欢迎女性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她刊
秋风瑟索,大家都把压箱底的温暖厚实大围巾拿出来了吧?
爱美的姑娘们都知道,一件质量上乘的好的围巾才是冬天凹造型利器。何为“质量上乘”?一般来说,
羊绒含量越高,织法越细腻,重量越轻,质量越高,越值得选择。
但你有没有听说过
牦牛绒
?
这样一条围巾,看上去朴实无华。没有繁复的花纹,绚烂的色彩,但它却包含着几千针一针都不能错的纺织技艺和每一寸都不能不匀称的染色工艺,更包含着一个女孩从20岁到30岁最美的时光。
这个姑娘就是
益西德成。照片上深邃的眼眸、笔挺的鼻梁、漆黑的头发,让益西德成看上去像一个地道的藏族姑娘,高原强烈的日光甚至也给她染上了两抹健康的高原红。
▼
但她却是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益西德成的母亲是地道的美国人,父亲是旅居海外的藏族作家。
她从小生活在浪漫的法国,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
益西德成和母亲
就在10年前,益西德成还是个22岁刚刚毕业的小姑娘,她取得了美国名校电影专业双学位
,本该对未来满是期许:没有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房屋贷款,也没有孩子和家庭的负累,纽约的高薪工作等着她入职……简直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
但年轻的女孩有些茫然,和很多毕业生一样,其实益西德成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身的价值又在何处。母亲察觉到她的低落,建议益西德成可以回到父亲的故乡去看看,这是她一直想做而没做的事情。
就这样,益西德成带着摄像机来到了青藏高原上。那是一个离天空很近的村镇,叫仁多玛村,离尘世很远,与一个城市孩子熟悉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相遇,但这次与藏区相遇却改变了益西德成的一生。
某天,她同往常一样拿起摄像机拍摄时,竟然有个当地的孩子扯着她的衣角,对她报以最无邪的微笑!
她发现这里的人们排外、贫穷,但纯净质朴笑容却足以打动每个人的心。她本来抱着游荡的心,就在此刻安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她试着融入村民们的生活,跟着他们去了解这片广袤的土地,当她发现藏区盛产牦牛,它们身上掉落的细腻柔软的绒毛让她忽然联想到在美国,那些爱马仕、LV等等奢侈品牌橱窗里陈列的羊绒制品。
如果用牦牛绒毛做成手织品,会不会比羊绒更保暖,更受欢迎?!
年轻胆大的益西德成很快就做出决定,她要在这世界屋脊之下,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坊,连名字都取好了——
Norlha,
在
藏语里牦牛是宝藏的意思。
▼
兴致勃勃的益西德成一心想带领藏民脱贫,打算拉
村民入伙。她走在不熟悉的山路上,一户户叩开村民们的门,收到的却是一个个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
以牧牛为生的村民
面对村民的质疑,如今的德成万分理解。她懂得放弃游牧来织布对一个牧民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但要是这么轻易就退缩,就不是益西德成了。
她换下身上舒适轻便的衣物,套上厚实臃肿的藏袍,像个游牧人一样在高原上游荡,对每个村民报以笑容,同时继续努力游说。整整一年的时间,她终于争取到了第一个员工——桑吉。
▼
如今,桑吉已经成了德成最重要的合伙人
紧接着,她又凭借真诚和认真的态度,吸引了16 名“大胆”村民的加入。此时,藏民似乎已经开始接受了这个外来者。
▼
如今的Norlha已经有了上百名员工
与此同时,益西德成为了给Norlha拉到投资,跑遍了所有当地的企业,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安利Norlha的台词,睡梦中也时常发出含混的梦呓。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
收到了第一份订单!她的工坊就这样开张了!
▼
但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培训专业员工。为了教会并不精通织布的
藏民工作
,益西德成专门请了尼泊尔的纺织大师,手把手教他们纺织。
▼
而且益西德成在员工的选择上,有自己的原则,她多用老弱妇孺。她们学习起来很慢很慢,从入职到能真正上手工作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但德成愿意等,因为这才是她开Norlha的意义: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
除此之外,益西德成坚持选用昂贵的环保染料,因为她坚信自己贩卖的不是商品,甚至也不是藏区文化,而是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就像她选择模特,她要的是地地道道的藏人而非浮华都市那些精致的皮囊。在工坊的员工中扫视一周后,德成把眼光定在了染色布负责人——190cm的
万代
身上。
▼
在万代的演绎下,那一抹藏地红,真正有了青藏高原的味道。
▼
做模特时灵动,而平常走在工场里的万代,浑身都是忧郁的味道,被人称为
高原上的金城武。
▼
有投资公司来Norlha考察时,必去的一站就是染色部,这个气质十足的男模对他们来说可是比巴黎T台上的顶级男模更有吸引力。
他是野生的、鲜活的,却也是纹理精致的
如同Norlha手作的那些牦牛绒围巾一样
女模特同样让人惊艳!
创业的过程不是没遇到过困难——员工偷懒不上班、交流沟通有障碍,互相不能理解……很多时候,德成觉得自己非常孤独,但她爱这片土地,爱她的事业,再大的困难,她都咬牙坚持过来了。
当你坚持一件事很久,整个世界都会为你开门。
益西德成的Norlha出品的牦牛绒制品渐渐地打动了远在巴黎的时尚界,
Hermès、LV、Balmain、Sonia Rykiel、Lanvin和Haider Ackermann等品牌都开始启用这个小村庄提供的产品。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