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湛庐文化(ID:cheerspublishing)
作 者 | Ciryal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曾说:
“一流智慧的检验标准是,同时持有两种对立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
全球4大咨询公司普华永道曾对120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做过调查,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是否存在某些共通的联系。
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价值创造者都具备一种常人不曾兼具的“二元性”思维习惯,即将想法和行动统一的思维习惯。
这种“二元性”思维主要体现在5大维度,分别是:
想法、时机、行动、风险和伙伴关系。
今天我们便来剖析一下那些我们熟知的,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的企业领袖,他们成功的
5大特质
。
图片来源:Advertising Age
有些人只能看到变化,但高价值创造者在同样的地方却能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消费者的需求,并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思维习惯,探寻新的未经检验的想法。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曾经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杭州宾馆,给那里的老外们做导游。这样不仅锻炼了马云的英文,还让他有了接触国外精英的机会,借机问他们很多问题,了解最前沿的需求和想法。
他发现,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就会有无限的潜力。因此,他开始了中国黄页项目,把中国企业信息放到网页上,后来又创建了阿里巴巴,促力电子移动支付,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youtube
高价值创造者没法预测进行投资或让产品上市的确切时间,但是他们愿意同时以不同的节奏在多个时间框架内进行操作。
他们知道时机是不可控的,因此同时采取多种工作节奏:或快速推进,或缓慢进行,或静观其变。他们会尽快做好抓住机遇的准备,并耐心等待机遇出现。
2001年初,埃隆·马斯克就曾策划一个叫“火星绿洲”的项目,计划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温室,让来自地球的农作物在火星的土壤里试着生长。但是之后埃隆·马斯克发现,去俄罗斯宇航公司购买运载火箭的成本大大高出自行研发火箭的成本,于是埃隆·马斯克暂缓了该计划的实施。随后,埃隆·马斯克成立SpaceX,开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并计划在未来实现火星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
特斯拉和SpaceX让埃隆·马斯克遭受质疑,但他从未放弃
2010年,历经10年之久,SpaceX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这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整个宇航界为之震动。根据NASA的计划,当美国所有航天飞机2011年退役以后,将依赖像SpaceX公司这样的私营公司将物资补给送入国际空间站。
传统经营方式倾向于把创造性的职能部门和将想法带入市场的运营部门分开。
高价值创造者却恰恰相反,他们首先凭借创新思维模式提出能够创造亿万财富的想法,然后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自由的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重新设计在他人看来一成不变的客户体验,从而释放新价值。
乔布斯的创造力非常人能及,他有难以置信的创作才华和远见。在乔布斯眼中,他曾经就读的大学有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他在那里学会了怎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样式。那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艺术的精妙,后来,他将其融入到苹果的设计原理中,对于美学,他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同时,乔布斯对执行力的严苛也毫不懈怠,他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尽苛责,注重细节,全面掌控。
《乔布斯传》的作者曾说:“创新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切,执行力才是最关键的,苹果是执行力最好的公司。”
图片来源:Prezi
很多人都没想到,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其实并不是大冒险家,只是他们担心的风险和大多数企业关注的风险非常不同。
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具有相对性,不会被投资失败的绝对风险所阻碍:相比失去所拥有的,他们更担心未来一无所得。
如果真的遭受挫败,比如创业早期成绩平平,或者遭遇极大的失败,他们总能强力复原并再次尝试。
霍华德·舒尔茨第一次接触星巴克的时候,那时的星巴克还只是一个小型咖啡烘焙连锁店。他以市场总监的身份加入星巴克,提议星巴克也销售浓缩咖啡,这种想法在当时的饮食文化中显得格外突兀,尽管舒尔茨信誓旦旦,但依然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在1986年毅然离开星巴克开创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然而退出并不意味着放弃,舒尔茨仍然坚持自己想法,并在一年之后召集一批投资者买下星巴克。不仅收购了星巴克,还把它变成了以高品质咖啡和浓缩咖啡而知名的咖啡连锁网络。虽然外界对星巴克的预测众说纷纭,但
舒尔茨也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也许这正是星巴克长久不衰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