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第256期迷彩虎讲堂,我是你们忠实的战友迷彩虎。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几乎每场战争都会有它的身影,今天虎哥就来聊聊火炮。
首先就是功勋卓著的“元老”榴弹炮,早在十五世纪,榴弹炮便已问世,并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弹炮身管较短,弹道较弯曲,近似于“吊射”,可以跨越障碍打击后方目标。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敌人的有生力量和兵器,破坏敌人工程设施等,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早期的榴弹炮,由于身管较短,所以射程受到限制。后来人们为了提高它的射远能力,便不断加长它的炮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射程十多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射程接近20公里。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榴弹炮的炮身已长达口径的30到44倍,射程20公里以上。
同为火炮界的元老,长身管的加农炮诞生于十七世纪,这种大炮初速高,弹道平直,主要靠直射,精确打击目标,堪称当时的“精确指导武器”,很适合打击坦克、飞机、军舰之类活动目标,因此还发展出了坦克炮、反坦克炮,高射炮、舰炮等等。二战时更是大放异彩,到了二战以后,加农炮的管子更长了,其炮身已达口径的40-61倍,初速可达3倍音速以上,射程进一步增加。
后来由于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差别的日益缩小,于是派生出一个后来居上的新炮种,叫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这种炮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的优点,当用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它的弹道低伸,平直与加农炮相似。可用于精确射击活动目标;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其弹道弯曲,性能接近榴弹炮,可以用来完成榴弹炮的射击任务。由于这种炮具有上述好处,再加上它射速高,威力大,机动性强,所以现在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发展加榴炮。
再来讲无后坐炮。由于它发射炮弹时炮身不后坐,身材轻巧,操作方便,可以单兵使用,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有效的近身反坦克武器而受到步兵的喜爱。不过它也有缺点,就是初速低,射程近,重量较大,不过,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在大量使用这种武器。
还有就是火炮界的“泥石流”火箭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苏联红军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装备火箭发射器的军队。1941年7月14日,苏军组建的第一个火箭炮连7辆BM-13向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被德军占领奥尔沙火车站进行了一轮齐射。短时间内射出的一百多枚火箭弹致使驻守该地的德军第5步兵师损失惨重。过于迅猛的炮击,以致于德军当时以为遭到了一个苏军炮兵师的攻击。
由于火箭炮威力大,火力猛,射程远和机动性能好,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发展火箭炮。
我国国产的卫士系列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无论是射程、威力、制导方式,还是射击精度,都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主要有“WS”-1/1B以及“WS”-2三种型号,而目前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世界射程最远的“WS”-2D多管火箭炮系统,该炮最大飞行速度:5.8马赫,最大射程:480公里。采用惯性/卫星定位组合制导方式时,命中精度小于30米。在采用被动雷达末制导时,则小于10米,可以用来反舰。
大家最为熟悉的还是迫击炮,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开始,迫击炮由于制造简单,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便携,可以部署到连排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一线步兵能随叫随到的火炮支援武器,深受火力支援永远都嫌少的一线士兵喜爱。而且能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下施展才能,迅速投入战斗,各国步兵也都大量装备了此武器。
所以火炮的战争之神称号并不是白给的,据统计,二战期间地面部队50%以上的伤亡都是由火炮造成的。有个极端的例子,二战中有一个德军营正在空地上集结的时候被一枚152榴弹击中人群中,结果当场伤亡过半,番号直接撤销。
除了威力大,火炮还可以打击敌人士气,尤其是对新兵的士气打击尤为严重,甚至有新兵在火炮的轰击下精神失常、大小便失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环境的改变,火炮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自行化,能伴随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还有为了便于空运和直升机吊运而轻型化,比如美国的M777,我国的AH-4超轻榴弹炮,三是火炮的火控系统自动化,输入目标位置,就能自动解算射击参数,并自动瞄准,越来越“傻瓜化”;还有就是信息化,能集侦察、识别、指挥、打击、评估后效融为一体,反应速度变快,支援更给力。
自从和美帝在朝干了一架,我们就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为了治好这病,据外国统计,我们装备了50多种不同型号,总共超过1.7万门各种火炮,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战备状态的炮兵部队,但现在病情还只是稍微缓解,为了彻底治愈这病,诸君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