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急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
12月3日
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
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越秀地产、
中建四局承办的
2024年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在中建四局番禺里仁洞村更新改造项目
首期复建安置房工程(白地坑R1地块)举行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朝晖,广州市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芮伟,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处处长周泽志,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站长张勇,越秀集团安全保卫监督部总经理柳祥云,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荣涛,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股份合作经济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锦礼,中建四局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毅,中建四局安全总监蒋华雄,
广州市各区住建局,空港委国规建设局,安监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设监理协会,广州市建设工程消防协会,番禺区消防救援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番禺区里仁洞村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计350余人参加活动。
李朝晖表示,本场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全面检验了项目应急处置能力和各单位协同能力,为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的应急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切实增强对应急演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持续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三是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李毅表示,中建四局将认真汲取本次演练活动中的优秀经验,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应急处置演练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服务高质量生产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预防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并强调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思想认识,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强化资源建设,常态开展应急演练;三是紧抓隐患排查,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王荣涛表示,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能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急管理应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各方的安全素养;着力完善安全体系,落实“三管三必须”的大安全大应急体系;着力提升安全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着力完善安全考核机制,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喂,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吗?我们这里是某项目施工现场,有人从高处摔伤了,我们已进行初步绑扎固定,请尽快派救护车提供救护!"
高坠救援演练中,一名抹灰作业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巡查安全总监和现场工程师立即赶至现场,上报项目并寻求救援,各应急小组快速奔赴预定地点,按高坠应急救援预案,分工明确、紧急有序地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并在救援完成后开展事故调查,以便后续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识别和重点区域安全巡查。
火灾救灾演练中,施工现场某公区冒出大量浓烟,施工作业人员被困至一角,进行呼救,情况极其危急。项目经理立即通知有关人员,项目有关人员立即联系就近消防、医护单位。抢险救援组、人员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安全保卫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接到通知后分别领取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到达指定地点,依照预定分工分头行动,和医护人员协同联动,将伤者第一时间送医,并协助消防人员及时扑灭火情。
项目团队依据应急预案全面展开救援流程,系统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活动还考察了项目的应急能力和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实践检验,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快速响应、科学救援”的应急体系,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开展救援行动。
观摩活动现场设置了安全体验馆、精益管理做法展示区、标准化管理护航安全区、应急管理区、安全应急知识展板等展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防灾减灾救灾及应急救援相关知识,多维度展示项目在党建引领、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亮点举措。
项目通过BIM技术施工模拟施工方案,合理优化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确保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的精细管控。同时,项目施工现场设有塔吊激光定位、挖机声光报警、塔吊速差防坠器等安全精益管理工具,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项目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应用,集智能管理平台、视频监控、基坑监测等于一体,实现施工现场安全信息综合管理。此外,项目还采用VR技术,建立虚拟模型和现实环境的映射,为施工和验收环节提供可视化的参考和指导,再结合进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水平。
在标准化管理方面,项目采用了标准化的接火斗、焊接防护棚、氧气乙炔手推车、电箱接电展示、卸料平台、材料吊笼等各类型设施,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另外,项目运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探索打造6S标准管理体系,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
里仁洞村更新改造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R1地块总建筑面积约为15.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6栋住宅、公建配套等。
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安置居民生活居住条件,为千余户村民提供幸福暖居。伴随着城市更新进程,该项目将进一步承载未来片区城市面貌焕新、公建配套升级等使命,助力产业建设扩容。
作者:孙啸宇、
周姗杰
校对:熊凯、杨绪亮、周炯
审核:张伟、代俊、郑承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来源:水利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