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物件,让50、60后们纷纷感叹好怀念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龙虎网讯 已经生锈的门牌、印着各家单位名称的陶瓷杯、缝纫机、各种粮票、毕业证、居民证……昨天下午,70年代末出生的万俊在南京先锋书店办了一场名为“最美书店遇上南京旧时光”的小型展览。看着这些老物件,在场的50、60后们纷纷感叹“好怀念”,而00后们则仰头好奇地问父母,“这些都是啥?”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很多人说我是‘收破烂的人’,”万俊笑笑,“我更喜欢把自己称为‘收故事的人’。”这个70末小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原本是小学教师,之后到上海工作。在上海时,住处楼下就是一片跳蚤市场。“稀奇古怪”的老物件,引起了他的兴趣。
2006年,他来到了南京,开始有计划地收集“宝贝”。为了寻找老物,万俊走过老城南的每一条小巷。他收集的东西很多很杂,比如门牌、饼干盒、老式电话、老式座钟、老广告纸、铁皮铅笔盒、站票、收音机等。“光搪瓷杯就200多个,每一个上面都印有单位的名称。”万俊说,希望通过这些实物,证明这些单位、企业、老街曾存在过,为南京留下一份记忆。
而这些年代感十足的老物件,让展览现场的观众感叹不已。“这些是过去小孩吃饭的碗……那些铅笔盒我们也用过,看着这些东西太亲切了,一下就让人想起了过去。”60多岁的张阿姨连连感叹。
万俊表示,展览上的老物件只是他收藏品中极少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藏了超过一万件老物件,分别放在3个仓库里。
1.有一个神经病院,那里住着很多神经病一天,那里的院长,为了看一下患者们恢复的情况,想了一个办法。就对这些患者说,你们都过来,说着在墙上画了一个门,说:"今天,你们谁把这个门打开就可以回家了。"精神病者们一听,便一拥而上,把那画的门围了起来,院长觉得很失望,这时他发现有一个患者还坐在原来的位置没动,觉得还行,就上前问到:"你为什么不去开门?"他看了看院长,说了一句话,院长听了后是哭笑不得。那患者偷偷的告诉院长说:"我这有钥匙。"
2.昨天傍晚走在马路上,路边冲出三四个人,二话不说揍我一顿,我懵了!打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喊,大哥好像不是他,打错人了,带头的脸色一变,随后塞给我三百块钱以及一包没开封的中华说:对不住了大兄弟。等他们走后半晌我反应过来,看着我手里的三百块钱和一包烟,什么人啊这是,有本事的,再打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