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4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谁在县城买几千万的豪宅?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当正能量成为“暴政”,你还敢抱怨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06 09:13

正文

网购的衣服不合身,共事的同事不好处,相爱的伴侣太龟毛......


生活中,总有数不清的不满意。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自动习得了一个技能:隐藏起我们的不满意。


我们知道,“抱怨”被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我们都不想成为一个抱怨成性的人。但是,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还是会在某个时候,冷不防得从四面八方露出来,挡也挡不住。


是时候为“抱怨”正正名了。当然,不是任何事情都值得抱怨,我们需要挑选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去表达抱怨,同时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事实上,早就有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抱怨心理学”的研究,他们的发现证实,恰当的抱怨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需品,更能够切实改进我们的生存处境,甚至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你上一次抱怨是什么时候?你如何看待舆论对“抱怨”的指责?又或者你是否同意:有了不满就要表达?关于“抱怨”的一切,欢迎你留言跟书评君分享。



撰文  |  张婷



污名化

正能量的“暴政”,使人们不敢抱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抱怨”变成了一个极不体面的词。

 

如果我们换个说法:不满、投诉、指责,甚至争吵,听起来都比“抱怨”好得多。抱怨的形象往往跟无能为力、软弱可欺,然而又吹毛求疵联系在一起。加之前两年,“正能量”这个词突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迅猛崛起,成为被无限推崇的概念。


“传播正能量”、“远离负能量”、“清除微信里那些满满负能量的朋友”……,类似的告诫不绝于耳。我们也就慢慢地反省自己,绝不越雷池半步,自觉主动弘扬正能量、抵制负能量。正能量成为最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 [美] 威尔·鲍温

译者: 陈敬旻  
版本: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这本超级畅销书,提倡人们不要抱怨,但对于如何处理自己被压抑的抱怨却没有可行的解决之道。


然而,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除了正能量,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负能量。


不管你多么不喜欢,它就是在那儿。视而不见的结果往往造成压抑,甚至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医学界的无数研究已经证实,如果你的情绪长期处于低迷甚至抑郁状态,你患上心脑血管等身体疾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那么,作为情绪出口的“抱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心理学界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个矛盾的现象,还逐渐发展出了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抱怨心理学。克莱姆森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宾·科瓦尔斯基(Robin Kowalski)算是抱怨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


她将抱怨定义为:“无论主观与否,抱怨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达,其目的是发泄情绪或者达成某种心理目标或人际目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抱怨心理学”领域的代表作之一

《Complaining, Teasing, and Other Annoying Behaviors》

作者:Robin Kowalski

版本: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年8月 

 

从这个权威定义来看,除了单纯的发泄情绪,抱怨还应当达成某种具体目标。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抱怨很少能够真的改变现实。


绝大多数人的抱怨,往往只是在情绪濒临崩溃时的发泄手段,甚至,就连发泄情绪这个简单的目标都无法达成。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跟周遭的朋友、亲人抱怨,而真正被我们抱怨的对象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听到我们的心里话。这种隔了一层的抱怨,即使只从发泄情绪的角度看,它的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投诉某项服务时,商家没有给予满意的解决方案;也习惯了职场上总是有不和谐的因素;更加认定婚姻中对另一半的不满是激情终将褪却的信号……慢慢地,我们已经不相信抱怨会真的解决问题。更何况,还要冒着被指责“传播负能量”的风险?

 

久而久之,我们都习惯了闭上嘴。对生活中的不满绝口不提,独自消化。

 

正名

为什么我们应当抱怨?

 

自然,抱怨能够起到发泄情绪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对抱怨的“期待”不应该止步于此。恰到好处的抱怨,不仅能够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还能够切实地改善我们的现实处境。

 

我们常听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英语中也有句类似的谚语,叫做“吱吱叫的轮子有油加”。说法不同,表达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不难看到,当几个人陷入同样的困境,那个呼叫最大声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帮助。又或者,同一个办公室中,同等能力的同事,往往是那个更会表达自己的被认为能力更强、贡献更大。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做“会哭的孩子”、“会吱吱叫的轮子”。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一个前提,即我们并不生活在孤岛之中,那么,学会恰当地抱怨,就是必要的。

 

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畅销作家盖伊·温奇(Guy Winch)针对抱怨心理学做了大量的实证及临床研究。通过观察他的来访者,他发现恰当地使用抱怨这一沟通方式,顺利地改善了自己现实处境的人,不仅可以释放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尊。


《抱怨的艺术》

作者: 〔美〕盖伊•温奇博士

译者: 李 娟 / 王秀莉 

版本: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6月



他在新作《抱怨的艺术》一书中,提及一个很有意思的来访者案例。一个事业有成的女强人,身处纽约生意场的激烈角逐中,总能战无不胜,但在情场上却一再失意。她试图通过婚姻介绍所的收费项目来找到结婚对象,不料惨遭诈骗,损失了几千美元。她对追回这笔钱不抱任何希望,觉得只有认怂的份儿。但在心理医生的鼓励下,她坚持进行多次投诉,最终打赢婚介所,赢回了被骗走的几千美元。

 

对她来说,几千美元并不是不可承受的损失。但那种被骗之后的“受害感”深深纠缠着她,她通过恰当的抱怨(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和权利。通过这个抱怨的过程,她的“受害感”被消除了,同时她能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我可以通过做些什么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不仅仅是无力地等待和被动地接受。

 

这个案例中的经验实际上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人们很容易在长期、多次抱怨无效之后,在抱怨这件事上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即使坚持表达意见也不会产生效果。这种感受会加剧人的无意义感。但一旦你有了一次成功的抱怨(投诉)体验,你就有可能从习得性无助的泥潭中爬出,重新建立起改变现状的力量。


当你真的相信你能够通过抱怨解决你面对的难题,你的力量感和掌控感都会增加,从而增进你的自尊感。在一次成功的抱怨当中,释放负面情绪只是一个附加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能切实提高你的生活品质,让你的生活环境更加顺遂心意。

 

行动

如何恰当地表达抱怨?

 

好,如果你已经能够说服自己,抱怨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抱怨。

 

如何去行动?心理学家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表达不满时,你应当找到正确的人、或者正确的机构去抱怨。这看起来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但如果你留意一下自己的抱怨行为,就会发现我们抱怨的对象往往不是正确人选。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在我们拒绝直接向被抱怨对象发出抱怨的同时,却往往会将对他(她)的不满情绪向平均8至16个最亲近的人倾诉。这种拐弯抹角的抱怨方式,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在表达你的不满时,你还需要保持观察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感到自己正处于愤怒、急躁、忧伤等情绪沸腾的顶点,你最好能够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之后再与对方继续沟通。被浓烈情绪占据的抱怨,也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抱怨实际上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表达的方式与时机都需要依赖于你的判断。能够不卑不亢地陈述你的不满,这是一件对情商与智商都有要求的事。


“20/80”法则被广泛应用于很多社会学领域,包括我们最常听到的“20%的人占掌握着世界上80%的财富”。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一定律也适用于帮助我们判断“抱怨”在人际交往中所占的比例。

 

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建议,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遵循“二八法则”。所谓“二八法则”,指的是在跟别人的相处当中,大概80%的时间保持在正向、积极、愉快的相处状态中;而20%的时间可以表达不满、愤怒和抱怨。这样的比例和分寸,被证明是最恰到好处的人际交往模式。合理的抱怨是好的,但我们当然也不希望成为一个习惯性抱怨者,甚至被抱怨占满所有的时间。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不是生活中每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值得抱怨,你需要选择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去表达抱怨。

 

说到底,抱怨的合理性其实植根于一个更加不可动摇的事实: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是独立的,一个一个的人,这个事实决定了世界上并不真的存在“感同身受”这件事。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美】盖伊•温奇

译者孙璐 

版本: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年8月


 

几年之前去冰岛游玩,在看到那片遥远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之时,一行人都屏住了呼吸:大自然是如此惊人地美丽,以至于我们都想跟它融为一体。可是,怎么做才能跟它融为一体呢?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做到这一点。于是,我们只能站在溪流边注视清澈的水面、坐在原野上摸摸墨绿的草秆、跟在骏马身后看看它被风吹动的鬃毛…… 

 

人跟自然的关系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管你有多想亲近对方,终究你们只能是独立的、不同的存在。这决定了没有人能真的知道另外一个人在想什么,他(她)的感受是什么。甚至,即使对方声称他(她)明白这件事情带给你的伤害,这个“伤害”对他(她)来说,也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语汇,而不是真切的感受。只有通过你自己的描述和表达,这种感受才有可能传递给对方。

 

这或许稍显无奈,但它是个现实。不仅你需要抱怨,对方也需要听到你的抱怨。想象一个“抱怨”能够获得更加坦诚表达的社会吧,那会是个能省去更多麻烦、抑郁、争吵、伤害的社会。所以,或许我们能达成一个这样的共识:当你下一次感觉不满的时候,抱怨地更加理直气壮一点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撰文:张婷;编辑:走走。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女德 | 梅贻琦 | 林奕含 | 女性与饭局 |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不想工作 |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可以点击“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