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盲区」的实例,在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
许多人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事情太多,怎么做都做不完 ——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那些高效利用时间的人,其实并不是做事有多快,而是他们懂得去思考: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怎么做才能最大化收益?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辞职之后,重新反思了之前的工作模式,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被目标和时间驱使,不断地完成手头一项项任务。我们以为这是高效的表现,但实际上,我们是在「赶工」。我们沉浸在「又勾掉一个任务」的快感中,沉浸在路径依赖的模式里,忽略了抬起头来,真正去思考一下整体的方向。
这其实,也是一种「稀缺头脑模式」,稀缺的,是时间。
大多数时候,其实困扰我们的,都是「放不下」。别人的请托,短期的项目,手头的利益……太多的事情,驱赶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即时正反馈的激励之中。但真正重要的,真正有长远价值的,反而一拖再拖。
另一种稀缺模式,是信息。
我们这个时代,总是感觉处在一种「信息焦虑」之中。因此,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买了一堆又一堆的书,囤了一文件夹又一文件夹的材料,但是从来都不去看,因为没有时间看。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造成焦虑感 —— 每天都会想着「我还有这么多东西没看」。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感,只能继续去搜寻、下载、购买,把「获取」当成「消化」,把「持有」当成「拥有」,借此来缓解焦虑。
但其实,我们稀缺的,是信息吗?不是的。是「有效的信息」。
换一种思路:你买的书,下载的材料,乃至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种种资讯 —— 只要跟我们无关的,它就是无效的。无论再多,都没有关系。
你真正要关注的,是:我需要的信息是什么?我有哪些资源,能帮我获取这些信息?
所以,把「信息」变成「资源」,是一种需要刻意培养的思维习惯。不要想着把买的书都看完,这样没有价值,把它们当成资源,只在需要的时候,去看需要的内容就好。笔记也是一样。看完一本书,没必要全部记下来,追求没有缺漏 —— 你只需要记下「对我有用的信息」就可以了。
所以,我强调过许多次,一定要建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维,这是一切的核心。只有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你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