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欲言
货币有三种属性,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
金本位时代,
价值贮藏功能
的实现源于:
商品——金币——商品,实际是
(
劳动——劳动——劳动)的等量交换关系。
贮藏金币即储藏劳动,金币重返市场流通的任何时间,都可以用来重新交换劳动(商品或服务)。
劳动的互换概念源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篇第八章,劳动工资论。
而纸币时代,价值储藏功能实现源于:
商品——纸币——商品,实际是(劳动——无劳动——劳动)的不对等交换关系。
贮藏纸币并没有贮藏劳动,
纸币
价值贮藏是一种基于
预期的幻觉。
纸币的价值
仅仅体现在流动中
,通过市场不停的对其定价,人们每时每刻都在重新确认其价值,用以兑换劳动(商品或服务)。
思考题:纪念币为什么越发越多?
01
天才与罪人
约翰
·
劳确实是一位天才,他也曾经差一点成为一代伟人,他有资格成为现代央行之父,然而历史留给他的却是罪名。
1705
年,约翰劳就出版了《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认为:“
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获得货币
,
而是获得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用处就是购买商品,而白银作为货币并无更多的用处“。
这大概是对货币本质表达最早的最明确的著作,据此原理,约翰
·
劳认为纸币完全可以取代银币。但关键的问题是,从挖出银矿到铸造银币都需要劳动,银币以其蕴藏的劳动量保障了
劳动的等量交换关系
,从而为货币信誉背书,但纸币劳动蕴藏几乎为零,凭什么相信他价值稳定?
对此,约翰
·
劳设计了土地银行,称将严格以
土地和贵金属
为抵押发行纸币,从而解决了货币信誉问题。他的计划在法国得到了实现,并解决了法国的历史债务问题——通过密西西比计划。
密西西比计划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密西西比计划将路易十四时代发行的国家债券按市场价折换为密西西比公司股权,要知道之前法国的国家债务为
20
亿里弗尔(历史法国货币),年利息支出
1.42
亿里弗尔,但财政收入才
1.45
亿里弗尔,扣除利息支出,财政收入仅
300
万里弗尔,每个人都认为法国违约几乎必然,法国的国债违约风险导致其债券市场价格极大缩水,
20
亿里弗尔的债券(面值)的实际价值仅为
4.3
亿。
这一计划直接将法国账面债务减少近
8
成。
至今仍有人偷师约翰
·
劳的绝招,有公司将前期以面值发行的债券以高折扣市场价格买回,大幅缩水公司债务,中间或伴有公司故意释放利空消息放大市场看空情绪来进一步打压债券价格。
然而,历史的步子迈大了扯到了蛋,纸币计划刺激了法国经济繁荣,刺激了密西西比公司股价上扬,纸币计划的良好效果使得法国执政者奥尔良大公尝到了甜头,货币锚定抛诸脑后,滥发纸币与密西西比公司股价上升相辅相成,
股价泡沫吸纳了滥发的纸币,纸币滥发吹胀了密西西比泡沫,
直至
1720
年泡沫爆破,一个伟大的计划诞生恶果的故事至今流传。
密西西比泡沫让法国民众有了一个知名的习惯,将硬币藏在床垫地下,而不存放于金融机构。也导致法国军事能力下降,民众不再相信纸钞,国家纸钞发行受阻,失去了为战争融资的能力。约翰
·
劳流亡,生活落魄,
1729
年客死威尼斯。
02
美元的锚是什么?
就货币锚定来说,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以黄金背书发行,传承了
约翰
·
劳的土地抵押银行
概念,而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货币之锚已经失去。
锚的唯一用处就是货币背书,强化民众对纸币信心,让民众觉得纸币购买力稳定。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锚定什么根本就不重要,
购买力稳定,才是货币真正的锚。
这正是约翰
·
劳提出的“货币的用处就是购买商品”概念。
只要美元可以交换的物资保持长期基本稳定,人们就对美元有信心,失去锚定的美元并没有被抛弃。
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世界通用,只要
世界经济的产出增加,美元超发可以匹配世界经济增长,美元购买力就可以保持稳定。
美元的锚,在本质上并不应该归于以债为锚,美元最重要的锚是
全球经济总量
。
世界经济产出才是美元货币之锚。
03
美元与人民币的互相背书
世界经济产出是美元之锚,而全球化通过国际分工,增加了世界经济产出。
1994
年
1
月
1
日
,
中国宣布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
,
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基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期,人民币购买力缩水较为严重,货币信誉受创,汇改事实上开启了人民币以美元为锚稳定币值的过程,这是以美元为人民币授信。
但同时,人民币币值稳定,参与世界国际分工后,加速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驱动了世界经济产出大为提高,事实上人民币也在为美元授信。
人民币与美元互为授信,产生了一种正向强化反馈关系。
04
负向强化反馈正在形成?
但全球化虽然利大于弊,却终归是有弊。
全球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分别对应劳动、土地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全球化有利于金融资源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劳动力流动,
各国针对高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源的竞争导致资本和高新技术劳动力受益。
全球化虽然在增加世界产出,但主要受益者是
跨国资本控制方和高新技术劳动力
,这强化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又施压社会秩序稳定,反向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催生民粹化,美国的民粹化趋势已经开始通过选票驱动逆全球化。而中国的肺炎冲击,进一步强化了逆全球化的走势。
或形成人民币信誉与美元信誉的负向强化反馈。
05
货币的问题
就货币本身来说,他并没有任何生产力。
生产一方面积累
资本
用作再生产,一方面提供消费。而积累的资本一部分形成固定资本,一部分形成游离资本(注:本处资本特指实物性质资本)。货币会驱动游离资本进入最有效率的地方从而提高生产力(并不是货币本身具有生产力,而是其驱动了实物性质资本配置到高效率的地方),金融深化则开始驱动固定资本进行配置。
但企业平均投资预期收益和游离资本供应量之间的平衡状态,产生了一个
自然利率。
当以货币增发来驱动经济增长之时,只要实际利率在自然利率之上一般不会驱动通胀,而会刺激产能来平抑通胀。但当货币超发导致
实际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之时
,则完全不同。
超发的货币对游离实物资本消耗过度,导致资本品价格上升,
这时候消费品反而会因为货币流向资本品而降价,
直至游离资本消耗过度和消费品价格下降共同导致投资欲望受到抑制,此时因实物游离资本已经消耗过度,超发再多货币也难以驱动实物游离资本,货币政策将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