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彩云译设计
彩云,一个涉猎广泛,爱学习和思考,还很能坚持的人。10年以上技术+设计师,前鹅厂高级设计师,目前专注在XR设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饕餮海投资  ·  发生了什么?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前实控人失去兄弟“助阵”,独自分拆歌尔微赴港IPO ·  昨天  
宏观土肥圆  ·  两手都要抓 ·  2 天前  
宏观土肥圆  ·  两手都要抓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迪斯尼雕像上的“STR”,代表着美国的一个秘密社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彩云译设计

国内厂商发布会都喜欢讲理念,在国外也这样吗?

彩云译设计  · 公众号  ·  · 2024-05-06 08:06

正文

戳蓝字“彩云译设计”关注我哦!


经常关注国内科技圈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咱们国内厂商在发布会上经常会讲设计理念,比如OPPO会讲水生设计,华为鸿蒙会讲宇宙本源的理念,这东西是真有用还是纯包装出来的套路呢?是咱们国内独有的吗?

先说结论,还真不是,其实老外做设计也会讲理念和包装,“包装”本质上也是一种产品设计。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老外是怎么讲设计故事的。

最近我看了一套由全球顶尖设计工作室Pentagram设计的作品,一起来看下他们的设计故事能否让你认可,我们一起来当一回甲方。

先说下项目背景,他们团队给一家叫Cohere的大模型初创公司建立视觉语言体系。Cohere是一家加拿大自然语言处理平台,采用API技术用于编写和理解自然语言,从而实现人类与机器的语言交互。

从公司背景和做的产品能看得出来,它是一家做AI算法的公司。这个信息很关键,能帮我们明确他们做的产品定位。

Cohere这家公司向 Pentagram设计团队提出一个挑战,要他们帮忙设计一套设计语言,使语言从尖端实验技术带到满足当今商业需求。可以理解为给了明确的设计目标。

有了定位和目标,那接下来就得去分析该怎么做了。

既然是技术,那就得从技术角度分析它的特点。NLP 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组织和生成文本的技术。对于机器学习的工程师来说,这个技术很熟悉,但对于更多普通开发者来说,却是很难从头开始学的,所以Cohere要做的就是要弥补这中间的断层。

这里面可以提取到几个关键词:自然、生成式、组织、机器学习、消息预测。

Pentagram 的设计团队提炼了一个“新自然”的概念。Cohere 的语言模型提供了生成语言的无限可能性,就像自然环境由活细胞代表一样,在 Cohere 生态系统中,新项目不断创建,社区不断成长和学习,而 Cohere 的语言模型也随之发展。每个单元代表 Cohere 的一部分,用户、项目、输入和模型聚集在一起,传达 Cohere 的独特故事。

为了丰富“新自然”这个设计理念,他们找到了更多理论依据。比如会讲设计的源头是来自于泰森多边形(Voronoi),它源于以数学家 Georgy Fedoseevich Voronoi提出的概念。

Voronoi图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比如干涸的土地、长颈鹿的肌理、蜻蜓的翅膀、叶脉的形态等,这些图形具备自然美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水立方其实也用到了这个多边形概念。

这些图案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并贯穿 Cohere 的全新视觉形象。Cohere 的新Logo中的开口用到了类似细胞的结构,代表语言本身以及构成 Cohere 平台的多组件结构。

Cohere 在颜色的取名上也贴合了“自然”主题,如针叶绿、蘑菇灰和火山黑,并结合了与计算相关的合成色调,比如模拟珊瑚、合成石英和丙烯酸蓝。

每个图标都由一条单线和受泰森多边形语言启发设计的造型,看起来也很有特点,能看出来是统一了大的理念的。

Cohere 的新自定义字体包括标题、轮廓、文本和单色版本。字符带有泰森多边形单元格剪切,同时他们还做了一个可变版本,可以精确控制切割的重量、数量和位置。

还有其他一些落地的设计细节,进一步巩固它的这种理念特性,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一套的东西。

比如标签设计,造型上也是分裂的泰森多边形。

卡片设计,也会用到这种异型的多边形设计。

Loading图,甚至把图形嵌入到了代码中

时间字符的动态变化也很有特点。

图标的动态设计,也是采用了分裂的方式。

整体的界面效果设计,能看到不少控件都做了专门的设计。

甚至连线下物料的设计也融入了这样的理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