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1122:5G的6个疑惑
惑1:5G承载的目标完美和理想化,能否在同一个商用网络中同时满足各项高性能指标。(用户体验速率100~1000M、峰值速率10G、端到端时延1ms、移动性500km/h、连接密度1百万/平方公里、流量密度Tbps/平方公里。)
惑2:商用5G网络中用户体验速率、峰值速率、端到端时延、移动性、连接密度、流量密度等如何制约。(5G之花的最佳形状是什么?)
惑3:如何定位5G与2G/3G/4G网络关系。(5G时代,2G网络是否可确认退出历史舞台;5G是取代3G/4G网络还是长期共存?语音是确定VOIP还是继续原有语音网络承载。)
惑4:5G网络的频率特性改变了覆盖方式?(5G可能采用高频组网,5G之前室内以室外宏基站覆盖为主辅以点的专项覆盖室内分布系统或微站,5G时代是否可能室内站管室内,室外站基本只覆盖室外。)
惑5:商用网络后十分密集的5G高速率小区,如何用传输承载网支撑?(每平方公里Tbps级别的流量密度,1ms的端到端时延如何用光传输网承载?)
惑6:商用5G网络多切片共存时能否达到理想效率,能否实现与硬件无关?(切片管理是否和设备硬件无关,核心网与无线网异厂家设备无关?)
马云的云:5G的6个解答
1、这些指标并不矛盾,在不超过最大容量时当然可以同时满足。
2、这个应该是互相制约的,举个例子,要求低延迟的业务多了,满足高流量的业务就得减少,就像面粉的量是固定的,你面条做多了,做的饼就少了,反之亦然。没有所谓最佳,满足需求就行。
3、据有些运营商和厂商提议,5G只与4G互操作,不与2G/3G互操作。至于2G/3G是否退出历史舞台,要看运营商的决心和2G/3G遗留用户数量的多寡了。
4、5G频率比4G高一点,但通过多天线和提升上行发射功率,实现了覆盖半径与4G相当,意味着可以与4G共址1:1建站组网。
5、传输网也在演进,从PTN到FLEX-E,匹配高速率。
6、核心网跟接入网肯定是要厂家解耦的,这个毫无疑问。切片定义是普适厂家的,就像现在4G的PCC QoS机制一样。
我们是专门关注5G移动通信的第一大新媒体平台:①5G标准、政策、频谱、技术、产品、物联网、业务、市场的最新现状与趋势;②广电无线双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