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学术要闻或社科要闻,该公众号依托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学术媒体,集学术思想性、理论权威性、资料知识性和公共服务性于一体,及时发布全球重要的学术资讯,追踪和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学科趋势和最新成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迪拜人  ·  沙特对中国纺织品征收25.56%到51%的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时代呼唤学术精神的本真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公众号  ·  · 2019-12-17 15:37

正文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古典时期的学术研究以追求真理、追求崇高为最高旨向,对学术虔诚、敬畏甚至可以殉道,其学术精神是神圣的。在新时代,学术精神理应回到学术研究最原初的语境,以唤起学术精神的真正回归。学术研究应消除成见,不偏狭于对现代性的祛魅。学问的至上律令开启智者初心的声音和回响,倾听和被倾听同样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合二为一。学者何为?学术研究何为?让我们回到最原初的问题,来剖析学术精神的本真意蕴。
第一,批判性的反思精神。学术精神理应回到最原初的语境来审视,批判性的反思精神是其最基本的精神维度。“离开了批判,我们就会被意见或习俗控制。”苏格拉底用与青年对话的形式开启了学术研究的绝对求知状态。这种绝对求知状态是抛开世俗眼光的自我救赎,无所畏惧地爱智慧,是出于对理性本身的好奇而求知,从一开始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苏格拉底以寻找真正的世界本源和万物之本为己任,又敢于对信以为真的知识说“不”。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人类求知是出自本性。”这一时期学术研究以自身为目的,“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本有价值”,通过追求真理得以触及人的界限。在希腊语中,“真理”一词的本义是对现状的批判,通过批判剔除意见和习俗,使真理得以明晰。“批判”在哲学中是一个中性词,它绝不仅是现代人文精神内部的意见分歧,它要求学者对待学术研究要保持清醒、理智而不盲从。批判性的反思精神是人类关切自身的普遍精神状态和行为,不是学者个人自发的简单反省,而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公共理性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方法、理论和学术规范。
第二,追寻正义的实践精神。古典时期的学术研究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并通过对知识的寻求来获得正义的确定性观念,以“确保一种善的生活和由此而来的灵魂的得救”。在柏拉图那里,思想是通过对话获得的,对话作为一种现实实践是锤炼理性的最好方式。柏拉图的作品几乎都是对话录,他认为,“在生动的对话之外,没有真正的知识”。古典时期的学术研究所追求的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实践层面的自我修行。苏格拉底饮鸩酒而亡,他为自己承诺的神义、真理、原则而死,用人的智慧和理智去超越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之死是一种正义的实践。尼采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不仅知道生,而且知道依照那种知识的本能去死的人。”柏拉图创建阿加德米学园(又称柏拉图学园),众多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进行灵魂的修炼和对正义生活的追寻,也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使自己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这才是人的真正目的。希腊人最初面对存在者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固执,继而能完全敞开自身,这得益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不断追问。追问本身成了求知的实践形式,其严肃性不能被世界上任何事物所干扰,可以使各种意见、律令和学科条框的限制不堪一击。因此,真正的学术研究必须具有“一种想要接近如其所是的存在者并受它逼迫的激情”。真正的学者必须是精神独立、人格独立的楷模,是思想的开拓者而不是精神附庸。其学术研究必须秉持有德性而不卑俗的精神,追求真知而不听命于意见摆布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担当实践的精神。
第三,启示理性的超越精神。假如学术精神应该为学者并且通过学者而存在,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是真正的学术精神?答案是:唯有在开端之时,即在理性开启之时。理性是人的精神的基本需要,学术研究从理性的基本需求上来理解,才能获得最坚实的基础。理性当通过自由教育来开启,自由教育由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与卓越构成,由倾听最伟大心灵之间的交谈构成。施特劳斯认为,“自由教育作为与最伟大心灵们的不断交流,是一种在温顺而不只是谦卑的最高形式之中的试验”。通过自由教育开启理性,冲破学术世界的喧嚣、浮躁和功利。在理性思考中敞开自身,并且赋予知识以真理性光辉。理性是纯粹的沉思,“最终旨在促进人类成长的完美”。理性的开启意味着按心灵的本性过一种理论的生活,对人的内在能力进行观照和提升,并进行思想的自律,唤起自由思考的能力;在世俗化的生活与超验的神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超功利的眼界对人类世界进行省思与考量,超越现实,改变现实。超越现实并不是不切实际,而是要深入到关乎人心、人性的最普遍的现实。
学术精神是学者的价值准则、认知理念和精神气质,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导向。呼唤学术精神本真意蕴的回归,不仅需要作为学术主体的学者矢志不渝的努力,还需要学术管理机构、学术出版机构等各个方面的推动。学术管理机构应增加制度设计中的人文因素,更加注重从知识生产的本质规律去观照学术。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长白学刊》编辑部)


戳“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学术干货!


精彩推荐
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年11月结项情况一览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0年度招聘公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9年度评估情况通报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黄琲  排版编辑:黄琲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