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文章首先介绍了流感病毒的潜伏期。
关键观点2: 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可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
文章详细描述了流感的主要症状。
关键观点3: 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儿童、新生儿和老年人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文章指出了流感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关键观点4: 流感并发症包括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等。
文章列举了流感的常见并发症,并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观点5: 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并可能合并其他感染,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文章强调了流感病毒对下呼吸道的侵犯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正文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40℃,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
,常无发热或为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1.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部分流感患者可合并细菌、其他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感染。
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侵袭性肺曲霉感染时,病情重,病死率高。
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
儿童多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更为凶险。
3.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