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 2 和图 3 中可以看到:
1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随着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增加,痛风的风险是下降的。
在每天 250 克左右时下降到最低点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 200~300 克谷物和 200~350 克水果,并最好限制添加糖在 25 克,则每天可以提供 250 克左右的纯碳水化合物,从痛风预防角度也是最合理的。
2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膳食中的总糖,在少量的时候,并不会增加痛风风险。但是
增加到每天 100 克以上的时候则会显著提升风险
。这个量包括了从水果、蔬菜、甜食、饮料中所摄入的甜味糖。
每天吃 350 克水果,大约可摄入 40 克的糖。加上蔬菜、酸奶和少量甜食中的糖,游离糖的总量不会超过 100 克。
3 在糖当中,游离糖和非游离糖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能会问:
什么叫「游离糖」?什么是「非游离糖」?
研究者给出了定义:
游离糖
包括了食品加工企业、厨师和消费者自己在家里添加的糖。其中包括日常用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红糖、赤砂糖等等),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各种糖浆,蜂蜜,以及纯果汁里所含的糖。
它们是分离提取出来的糖,不在植物细胞里
。
非游离糖
则是指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甜味糖,包括水果(含水果干)中的糖,蔬菜里的少量糖,
它们存在于植物细胞里,没有被分离提取出来。奶类中天然含有的乳糖也算是非游离糖
。
每天吃 200~350 克的水果,加上蔬菜、奶类中的糖,总量就是 40~80 克,都在有利于预防痛风的范围当中。但是如果吃 1000 克的水果,那可就过多了。
4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无论是总淀粉、精白谷物来源淀粉还是全谷物来源淀粉,
在淀粉总量增加时,痛风风险都呈现下降趋势。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也有类似趋势
。
总之,正常吃主食是预防痛风的一个重要措施。
下面的两个森林图(图 4 和图 5)中,对遗传风险不同的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