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食品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比奶茶健康还好喝的饮品,减肥也能大口喝! ·  3 天前  
丁香医生  ·  阿司匹林,有一种人要小心使用 ·  15 小时前  
广东疾控  ·  流感并发症不止肺炎,其他隐患需警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不吃主食,增加痛风危险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 公众号  · 养生  · 2025-02-18 14:00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一个见惯不惊的饮食现象:


国人吃主食的量越来越少了。


所谓主食,就是 富含淀粉的谷薯类食物 ,包括米饭、馒头、饼、面条、花卷、米线、米粉等等,包括了主食面包,也包括了土豆、红薯、山药等薯类食物。


几十年前,国人是大口吃饭,小口吃菜。成年人一个月要吃 30 斤左右的粮食。那时候买粮食需要用粮票,我记得成年女性一个月的粮票定量是 28 斤,平均到每天是约 900 克的粮食。对,你没看错,是 900 克生的粮食。因为那时候既没有零食,也很少鱼肉,大家就靠粮食来充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超过 70%。


我上高中的时候,一餐要吃 200 克干重的主食,也就是两满碗的米饭,而高中毕业时我的体重才 49 公斤(164 cm)。

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主食量,比小时候少了很多 。现在我每餐只吃 65~75 克干重的主食,是当年的三分之一。孩子们从小都忙着吃各种美味菜肴,吃淀粉类主食的量越来越少。 饿了首先想到吃零食、喝饮料,而不是吃主食


只要人长胖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主食,不吃饭。


  • 很多女孩子把每餐吃的半碗饭也省略了,还有些人加入了晚上不吃主食的行列。

  • 多吃半碗饭会让女孩子们产生罪恶感,但喝大杯奶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

  • 甚至有些人以「极低碳水」饮食为傲,用肉类和坚果当饭吃。


而与此同时, 国人的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最让人揪心的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近年来发病率飞速上升。甚至青少年和育龄女性,这些本来高尿酸风险很低的群体,也没有能够幸免。


尿酸过高,和主食吃得太少,会不会存在关联? 我们还是看看研究文献中给出的证据。


一项我国学者发表于 Nutrients 杂志上的流行病学研究(图1),分析了 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痛风风险的关系



这项研究以 UK Biobank (UKB) 这项大型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受访者数据为基础,在 50 万人中选出了有遗传数据且无亲属关系的 13 万人,对遗传特点、饮食内容和痛风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从图 2 和图 3 中可以看到:


1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随着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增加,痛风的风险是下降的。 在每天 250 克左右时下降到最低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 200~300 克谷物和 200~350 克水果,并最好限制添加糖在 25 克,则每天可以提供 250 克左右的纯碳水化合物,从痛风预防角度也是最合理的。


2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膳食中的总糖,在少量的时候,并不会增加痛风风险。但是 增加到每天 100 克以上的时候则会显著提升风险 。这个量包括了从水果、蔬菜、甜食、饮料中所摄入的甜味糖。


每天吃 350 克水果,大约可摄入 40 克的糖。加上蔬菜、酸奶和少量甜食中的糖,游离糖的总量不会超过 100 克。


3 在糖当中,游离糖和非游离糖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 游离糖 少量摄入的时候不增加痛风风险,但在 100 克以上的时候则会增加痛风风险。

  • 非游离糖 有降低痛风风险的作用,不过并非越多越好,每天吃到 80 克的时候,痛风风险最低。


大家可能会问: 什么叫「游离糖」?什么是「非游离糖」? 研究者给出了定义:


游离糖 包括了食品加工企业、厨师和消费者自己在家里添加的糖。其中包括日常用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红糖、赤砂糖等等),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各种糖浆,蜂蜜,以及纯果汁里所含的糖。 它们是分离提取出来的糖,不在植物细胞里


非游离糖 则是指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甜味糖,包括水果(含水果干)中的糖,蔬菜里的少量糖, 它们存在于植物细胞里,没有被分离提取出来。奶类中天然含有的乳糖也算是非游离糖


每天吃 200~350 克的水果,加上蔬菜、奶类中的糖,总量就是 40~80 克,都在有利于预防痛风的范围当中。但是如果吃 1000 克的水果,那可就过多了。


4 在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无论是总淀粉、精白谷物来源淀粉还是全谷物来源淀粉, 在淀粉总量增加时,痛风风险都呈现下降趋势。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也有类似趋势


总之,正常吃主食是预防痛风的一个重要措施。


下面的两个森林图(图 4 和图 5)中,对遗传风险不同的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无论是遗传痛风高风险的人,还是遗传低风险的人, 多吃「游离糖(free sugar)」和痛风风险增加的趋势相关 (数据点在中线右边意味着风险增加)。


无论是遗传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人,多 吃淀粉都与痛风风险降低的趋势相关 (数据点在中线左边意味着风险减少)


这说明,多吃淀粉帮助预防痛风的效应,是不分遗传风险,可能在所有人中都存在的。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主食摄入量持续下降。在妖魔化淀粉类食物、把谷物当成敌人的风气中,越来越多的人以肉、鱼和坚果为主要食物,不爱吃富含淀粉的谷物主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