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文兵
宣传中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这年头,谁还在用 AI 搞科研?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7年OS率89.1%! ... ·  3 天前  
drpei  ·  养育一个男孩,需要过多少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文兵

貴族的養成——無問西東有感

徐文兵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01-31 08:36

正文

週末看了《無問西東》,無問西東出自清華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作為清華校慶獻禮片,影片講述了清華學子的意氣和風骨。影片台詞金句很多,其中美國空軍軍官的一句“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成為了主題線索,影片也用四條故事線講述了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四個主題。

雖然故事構成和敘事方式看得出是精心設計過,但是個人感覺並沒有為主題加分,反而部分橋段顯得做作生硬講道理。比如美國軍官這句話本身就很生硬。不過影片的主題和情懷確實是當下少有的精心之作。

首先,讓人感慨的是當時知識分子階層的風骨與操守,引起風發,指點江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面對貧困匱乏,日軍轟炸依然,但不顯狼狽,不失風度,依然專心求學治學。如果翻開歷史真實照片能夠看到,當年的精英們有一種現代人少有的英氣。

沈崇誨(沈光耀原型)

這種氣質,源自於從小“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儀規教育,也源於武術和其他修心功課的習練。片中“看上去什麼都能做好”的沈光耀(王力宏飾)自幼習武,所謂窮文富武,當時習武的學生不在少數,最著名的當屬周恩來總理,年輕時他曾拜師韓慕俠先生學習形意拳。

所謂氣質其實是人精氣神共同作用的結果,身心鍛煉到一定程度,人的精神氣質就會改變,這也就是中醫說的衛氣和神光。而這些都是行走坐臥中鍛煉來的成果,不是窩在沙發上北京癱就能想來的。現代人追求舒適休閒,也自此不見了那股英氣,無所謂好壞,只能說時代文化變了。

人可以沒有豪氣英氣,但是不能沒有信念。真心,正義,無畏,同情四個信念是貫穿全篇的主題。人無信而不立,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讓學子們為了信念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同是戰爭題材,《血戰鋼鋸嶺》曾經講述過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懷著無上的信念穿梭火線救人全身而退的奇跡故事。然而奇跡終歸是奇跡,本片中的人物有的在轟炸中死掉,有的在戰場上陣亡,倖存下來的也有在後來的動蕩中遭到迫害,現實的結局不皆大歡喜。信念無法保證世俗世界中的成敗與榮辱,但是卻可以提供超越成敗乃至生死的超然與定力。正如影片所講那是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信念也好氣質也罷,關鍵是體現了一個人的神足。這種東西不可速成,只能源於日復一日的功課修煉和習慣養成。我們現代人常常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想做什麼,想要什麼。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影片中扎在死亡線上的人,貧困虛弱,恐懼憤怒,卻很少抑鬱。

現代人養尊處優,但是會被抑鬱折磨,這就是神受擾的表現。過盛的營養,不規律的生活會破壞我們的身體,但與貧困比起來對於心神的傷害更大。其實如其說我們選擇生活,不如說是生活成就了我們。

梅貽琦(清華大學校長)

如今的時代下,舒適的生活讓我們遠離了匱乏,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便利的條件導致我們容易飲食無結起居無常,耗傷身體。花花世界有太多的東西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向外,忘記反求諸己。身心皆弱,讓在太平日子中依舊感到困惑、焦慮、恐懼,沒有精神、沒有氣質、沒有信念,人便容易猥瑣。而精神氣質並不是歪在沙發上列列計劃表就能夠獲得的。需要的是和腐蝕我們身心的生活方式說再見,知止而後有定,停止自我損耗是提升自我的前提。

在此基礎上,通過如站樁、書法、讀書等每天定時定點的功課,讓自己的身心靜下來,慢慢積蓄能量,過程雖然枯燥,但人的精神氣質——神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人會變得更安定,待到水到渠成的一天,信念、氣質以及生命的朝氣就不知不覺的出現在自己的身上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