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收藏那些事
没有积累就别说自己是藏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连生两娃,他为妻子拍下10000张美照惊艳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收藏那些事

老人挖出明代银锭,专家收走说给奖励,苦等12年后被退回:是假货

古玩收藏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20-01-05 19:39

正文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都熟悉一个画面,男女主角在客栈大吃大喝之后,潇洒地扔出一块银锭,还说不用找了,这时候店老板脸上会笑开了花。在古代因为开采技术限制,白银是非常珍贵的,基本上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大额银锭,普通老百姓平时能用点碎银子就很有钱了。而到了现代,保存完好的银锭也极具收藏价值,很是昂贵,而来自河南登封市阳城开发区高村四组的老人高艮得,曾就有幸挖到过一块明代银锭。

1998年,年满60岁的高艮得刚在新登煤矿退休,刚退下来还是闲不住,就跟着乡亲们找活干。在4月份的一天,高艮得跟着其他村民一起去村口的河边挖沙子,没过多久,就一铲子捞出来一块白色船型的东西。老人回忆起当年的画面,说他立马意识到挖出来一块古代银元宝了,上面还写着很多字,放在手上沉甸甸的,可是个好宝贝!


可他挖到元宝塞进口袋都被其他村民看在眼里,大家一起围过去,七嘴八舌的说挖到好东西可不能独吞,“见面分一半”。高艮得赶紧抱着银锭跑回家,可村民们都跟了过去,没多久全村都传遍了,人们把他家围得水泄不通。

见到此种情形,高艮得一家人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老人马上反应过来,这宝自己是不能私藏了,得赶紧上交给国家。于是他让儿子偷偷从后门溜出去,骑着摩托车赶到市里,找到登封市文物局说明了情况。第二天,当时的耿科长带着三位专家便来到老人家里。


几位专家看了银锭之后,说了一句这是明代银锭,成色还不错,然后开了“提取笔录”,便把银锭带走了,而耿科长也和高艮得承诺:“上缴元宝有功,理应受到表彰,不仅要戴大红花,还要登报纸,上电视,给予一定的奖励。”高艮得一家人听完后非常高兴,等待着专家们前来兑现承诺,然而这一等,就是12年!

在这期间,高艮得曾多次前往登封市文物局询问情况,但一直没得到回复,直到2010年他找到记者帮忙,终于联系上相关人员,文物局随后通知高艮得一家,说要前来送感谢信。虽然等得够久,但该来的荣誉终于还是来了,一家人早早把家里收拾干净,穿上新衣服,等待着工作人员的到来。

文物局工作人员来到高艮得家后,给他戴上大红花,送上感谢信,正开心时,文物局负责人却说:“这是表彰你上交文物的精神,但经过专家鉴定,你上交的那件明代银锭是现代仿制品,所以今天也是来退还银锭的。”

高艮得听懵了,都这么多年了怎么突然变成假的呢?他仔细观察被退还的这件银元宝,突然喊道:“这不是我上交的那件,我那件颜色很亮,中间的大字是横着写的,上部很尖,根本不是这种。”他老伴也急道:“当年专家说成色很好,是明代银锭,怎么就变成假的了?”但负责人拿出当年的笔录,说高艮现在的说法和当年不一样,那时候记录的是“大明元宝丁丑年四十八两”字样。


专家夏志峰解释道,写“大明元宝”是没文化的表现,因为元宝只是民间称呼,古代官方叫库银或碎银,而且明代银锭上面也不会有国号,只有皇帝年号,采用皇帝纪年,所以“丁丑年”也是错误的。这种假银锭市面上很多,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因为当年收走银锭之后没有拍照,只有笔录,所以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高艮得坚称退回的银锭不是自己挖出来的,肯定被调包了!而文物局有笔录作为证据,所以这件银锭是假的也毋庸置疑。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才来退还假银锭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