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泊车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自动泊车交付489.75万辆,同比增长39.74%,前装搭载率提升至21.37%。
与此同时,自动泊车功能正在从高端车型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而FAPA、RPA、HPA、AVP等高阶泊车的普及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此外,还有多位企业人士表示,伴随着中国车企出海步伐的加快,泊车系统出海也已经成为了全新的蓝海市场。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受益于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端到端高阶智驾等硬件和功能集成的推动,泊车市场将进入黄金发展周期。预计到2025年,AVP渗透率将超过1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泊车功能的迭代升级,核心传感器以及感知方案已经进入了升级的全新周期。比如AK2超声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甚至是UWB雷达等全新泊车感知能力的导入,已经成为主机厂优化泊车功能的关键一环。
很显然,泊车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升级与重塑,一个全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加速到来。
泊车功能的“升级大战”已经全面打响,市场普及步伐显著加快。
一方面,泊车系统不断延伸功能边界,已经从辅助泊车向半自动泊车、APA自动泊车,以及HPA、AVP演进。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高阶泊车(RPA、HPA等)交付占比已经超过50%,远超APA整体市场的平均增速表现。
具体来看,中国市场已经有
70
个品牌的在售车型前装标配了高阶泊车功能,其中华为鸿蒙智行(问界、智界、享界)、阿维塔、埃安等十多个品牌车型配备了
AVP
代客泊车功能(选装)。
另一方面,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等域控制器集成技术降低了泊车功能上车的硬件成本,进一步推动了自动泊车向10-25万元中端车型下沉。
有企业人士表示,伴随着技术进一步突破和成本的持续下探,自动泊车正在逐步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在这背后,包括华为、理想、小鹏、小米等聚焦高阶智驾的企业,都进入了“车位到车位”的竞技场,泊车系统的升级极其重要。
“
‘车位到车位’功能的实现,主要逻辑是在技术上打通AVP自动代客泊车和城区NOA两大功能场景,进一步简化消费者的操作。
”有企业人士表示,泊车场景相对于高速更为复杂,且对于泊车效率、车位形态和周边环境都需要更强的适应能力。他直言,泊车系统升级已经成为了各大主机厂急需要补齐的课题。
众所周知,泊车作为国内汽车消费者的典型痛点场景,以倒车雷达、倒车影像为代表的辅助泊车功能早已实现了向平价车型普及。
但自动泊车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自动泊车系统在面对狭窄车位、断头车位等复杂环境时,车位识别精准率、成功泊入率还较低。
“多模态大模型的普及应用,可以融合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环境感知,同时语音、手势等多种交互方式也会提供更加自然的车内交互体验,叠加5G等技术的普及,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泊车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Nullmax纽劢相关负责人
表示。
因此,华为、小米、小鹏、理想、极氪等各大车企“开卷”智能泊车能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整合智能驾驶与泊车功能,推动泊车方案向全场景覆盖、高性价比等方向发展。
比如魔视智能,其已经推出了全新一代面向高阶智驾的多模态前融合BEV感知方案CYCLOPS,通过高分辨率环视摄像头(超级鱼眼)的使用以及环侧视摄像头的真正复用,不仅可以实现在线矢量地图建图,还可以帮助车企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部分ADAS供应商仅提供行车BEV感知能力构建不同,魔视智能的BEV感知方案面向的是城区NOA以及AVP等高阶智驾的行泊车全场景,并且支持多源多模态传感器输入、不同算力SoC平台的灵活移植和部署。
“前融合BEV这样典型的感知技术,大幅提升了泊车场景的感知能力,并且解决了泊车场景的诸多难题。”
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
表示,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逐步演进,泊车应用市场和场景还在不断扩大。
他表示:“泊车与座舱、泊车与车身等开始产生智能化的交互,另外泊车系统出海也成为了一大趋势,这些都将推动自动泊车市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作为软硬一体的全栈式自动驾驶产品方案供应商,魔视智能的MagicParking™泊车系列产品覆盖了从自动泊车(APA)、记忆泊车(HPA)到L3/L4代客泊车(AVP)等一系列智能泊车方案,并陆续在广汽、比亚迪、长安、北汽等多家车企取得前装量产定点。
法雷奥作为泊车辅助和自动泊车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其同时布局并量产了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
基于先进短距传感器(360环视摄像头、超声波等),法雷奥推出了L1-L4 Auto Parking自动泊车系统,可以提供自动泊车、记忆泊车、代客泊车等系统解决方案。
其中,法雷奥推出的最新一代自动停车辅助系统——Park4U® Home,车辆预先完成记忆设定后,只需要开到指定位置,就能唤醒记忆泊车功能,车辆就会自行在停车场内寻找记录的固定车位,并完成泊车。
在此前,法雷奥还与宝马合作、共同开发L4级别的代客泊车功能。此系统允许车主在停车场内人离开车辆,并让车辆自动寻觅并开去有空位的停车格内(需停车场端基础设施配合)。按照计划,双方将在现有合作的自动泊车功能基础上,在宝马新一代平台“Neue Klasse”的ADAS域控制器(基于高通计算平台)上部署联合开发的代客泊车算法。
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卷”泊车功能,泊车市场的竞争正在日益激烈,过去由国际巨头占据主流优势的泊车市场格局开始重构,本土供应商正在抢占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行泊一体的出现,更是给中国本土厂商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华为、理想、德赛西威等企业已经跻身于自动泊车市场前列,与国际巨头法雷奥、博世等形成了全新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