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神比李笑来究竟差在哪里?
SB三定律
第一定律,从来没有觉得自己SB过的,往往是不可救药的大SB
第二定律,觉得别人都是SB的,往往自己才是最SB的一个
第三定律,收割SB的会被SB们封神,试图唤醒SB的是SB眼中的SB
——某良心大V
自从李笑来老师的录音被爆出来之后,自媒体们纷纷以「李笑来教你割韭菜」之类标题刷屏。吃瓜群众议论纷纷,认为李老师的人设要崩。
事实上,各位真的是想多了,我们来看看支持李老师的有多少,就清楚了。
李老师开过电脑公司,搞过网吧,当过英语老师,做过互联网项目,玩过社群,当过投资人,还是一个网红。
这就是
充分和社会各阶层都接触过的人
。
要说李老师没干货,那我是不信的,只不过干货不是随便讲的,也不是对你讲的。
事实上,那段录音是「人人都是操盘手」的内训课程,根本不是给外人听的,所以,李老师一不小心就讲了真话,结果被人给泄露出来了。
你看看,你看看,一讲真话,很多人就接受不了吧。
SB的共识也是共识,多么痛的领悟!
李老师不愧是社群高手,懂规矩,自己知道这么多,在外面依然是非常正面,不乱说,否则那就得罪了同行,也破坏了生态。
这次录音事件,只是偶然而已。
这里面的道理,大家可以去看看徐皓峰的一部电影叫做「师父」,一定会有所领悟。
这部电影讲的是民国时期,咏春拳传人陈识,武功高强,家道中落,于是北上当时的武术之都天津,试图壮大门派,报恩师门,重整家业。
天津武行的规矩是,外来武术家要在天津立足,要能打过八家武馆。
由于陈师傅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所以行事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拜访了当时天津武术界的头牌,扛把子郑山傲,希望他能指点一下。
当时武馆表面繁荣,但是都不教真的,内部已经腐烂透顶,暮气沉沉。
郑山傲当头牌当了三十多年,名利都有了,突然想起这件事情了,因为如果武行再不教真的,迟早是要没落的。天津的武馆没人敢去打破这个规矩,只能由外来人先犯规。
所以,郑山傲帮助陈识,也有自己的目的,他希望通过陈识打破武行「不教真功夫」的传统,培养真正的武学人才。
在原著中,郑山傲是这么说的:「天下武馆,都是摆面子的,我学拳的时候,师父都是单独传授。武馆是学员一块练,违反千古的传艺规矩,哪个名师会把真东西在哪里教?」
郑山傲
也讲到他自己的门派的规矩:「八卦门的规矩,一代得真传者不超过3人,世面上流行的八卦拳就不是八卦,我不知该叫它什么。但是学艺之初,已发了守密誓言。自从世上有了武馆,二十年来没有出过人才,
因为天下武馆,批发的都是假货
」
陈识也发过守密誓言,一辈子真传最多两人。
所以,李老师在音频里面不停的说,今天的话不要传出去,真传是不传外人的。
规矩就是规矩,那绝对是有道理的。
郑山傲对武行的潜规则了如指掌,他教了陈识一个方法。
前面说了,天津武行的规矩是,外来拳种要在天津立足,要能打过八家武馆。但是这里面的潜规则是,师父不能真的自己去踢馆,因为如果是师父去踢八家,天津武术界就没了面子,肯定是容不下他的。这个规矩一旦坏了,外来的武术家就会都来踢馆,那这武馆也没法开了。
真正的秘诀是,找个天津本地的徒弟去踢,师父要装做不知道,等踢到第八家,天津武术界会联名请出一名真正的高手,将这个徒弟击败,然后将这个徒弟逐出天津,永远不许再回来。但是踢馆八家的战绩,天津武术界是承认的,师父可以留下来,开馆收徒。
于是两个人就这么开始运作,陈识还真的收到了一个极有天赋的徒弟,还真的踢了8家武馆。
陈识和郑山傲的武功都很高,但是电影里面真正的狠角色却不是他们,而是蒋雯丽演的一个女人,就是邹馆长。这个邹馆长,武功是不怎么样,但是心术厉害啊,她丈夫以前是天津武术界的头牌,因为死的早,她们这一脉就没落了。
邹馆长通过一系列运作,坑死了陈识的徒弟,让郑山傲丢了一辈子名声,让觊觎武行的军阀林副官死于陈识之手,然后再收拾陈识,重新拿回了行业的控制权。陈识当然不服气,当初说好了是徒弟只是逐出天津,现在人死了,这口气当然不能咽下。于是陈识在片尾开始对天津武术界发起挑战,虽然最后打败了天津的各门派,但是自己也只能逃亡。
电影的结尾,邹馆长感慨「咏春拳一脉,就此绝了」
开了武馆,就开了财源,本质卖的是IP,不是干货,卖干货是卖不久的。
欧老师常常说自己敌人多,这不都是自己造成的吗?
一上来,就教真的,这是坏了规矩啊。
欧老师得意洋洋的说,水库卖的是品质,结果自己把自己快累趴下了。
关键是,您累趴下不要紧,你让其它的房V怎么吃饭啊?本来,别人搞搞数据,搞搞预测,搞搞团购,活的好好的,结果你一上来,就以上全错。同行表面不说,私下场合不知道骂成什么样子了。理由当然不能说,水库教的是干货,抢了饭碗,那必须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啊。
另外,这样一来,粉丝的口味就变高了,再想降下来就很难,稍微发点别的文章,下面留言一篇骂声。这也封死了徒弟们的出路,本来徒弟们写的文章,在外面也算高品质了,在水库就被评价为「水文」。
您说,就算得罪了同行,破坏了生态,自己这边有收获也行啊。
实际的效果怎么样?来了一堆「垃圾粉」,连P2P都买不起的「垃圾粉」
屌丝们一个个不付钱,不转发,只收藏,还真当收藏多就是好事啊?
如果对水库粉丝进行用户画像,前景实在不妙。
有这个能力和财力的,人数本来就少,闷声发大财,还被教育成了现金穷鬼。
屌丝呢,一般也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可不就是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