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探索
探索生物科技价值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DeepSeek专栏】Nat ... ·  16 小时前  
BioArt  ·  Nat Nanotech | ... ·  3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为什么欧洲只有20种细胞和基因疗法? ·  3 天前  
BioArt  ·  Cell Metab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探索

Cell | 从细菌毒素到基因剪刀:CRISPR-Cas13的十亿年进化之路

生物探索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2-22 15:30

正文

引言

在微观世界的隐秘战场上,细菌与病毒持续上演着跨越30亿年的攻防大战。2012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横空出世,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精准改写生命密码的"分子剪刀",其中靶向RNA的Cas13系统更因其在疾病治疗和病毒检测中的突破性应用备受瞩目。但一个根本性谜题始终悬而未决: 这种精密的RNA引导机制究竟从何进化而来?
2月18日, 《Cell》 的研究“ Reprogrammable RNA-targeting CRISPR systems evolved from RNA toxin-antitoxins ”揭开了惊人真相—— 被称作"基因魔剪"的Cas13蛋白,竟起源于一类原始细菌的"自杀式武器" 。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分辨率3.6Å)和深度学习结构预测(AlphaFold3),研究人员首次捕捉到从毒素到基因工具的进化瞬间: 在古细菌的基因组中,一种名为AbiF的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通过基因复制和结构域插入,逐步将用于同归于尽的RNA核酸酶改造为精准的基因剪刀 。研究团队发现的过渡形态Cas13e(仅500个氨基酸),如同分子"活化石"般同时具备毒素系统的自发切割和CRISPR的靶向识别能力,其携带的crRNA竟与抗毒素RNA共享结构同源性。
这项研究不仅解开了CRISPR系统的最大进化谜题,更揭示了生命对抗病毒的智慧结晶—— 42%的Cas13关键氨基酸竟直接继承自毒素蛋白 。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重建出从AbiF到Cas13e的4步进化路径时,他们意外发现:引导RNA靶向性的核心结构域,最初竟是为防止毒素误伤宿主RNA而演化出的"安全锁"。这种从毁灭性武器到精密工具的华丽蜕变,为开发更安全高效的基因编辑器提供了全新范式,更暗示着自然界中可能潜藏着更多等待发现的"分子变形金刚"。

毒素的华丽转身:从自杀武器到免疫防御

细菌的“断臂求生”
在病毒入侵的危机时刻,许多细菌会启动流产感染机制(abortive infection)——宁可自杀也不让病毒复制。这种极端策略依赖于一类被称为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TA)的分子开关。其中,AbiF系统由两个组件构成:
AbiF毒素蛋白: 具有非特异性RNA切割能力的HEPN结构域核酸酶
AbiFr抗毒素RNA: 通过结合毒素抑制其活性
当病毒DNA入侵时,细菌通过σ70启动子表达AbiF毒素,无差别切割所有RNA导致细胞死亡,而抗毒素RNA则像安全栓一样防止误触发。

进化中的关键跃迁
通过冷冻电镜(cryo-EM)解析AbiF复合物结构(分辨率3.6Å),研究人员发现其RNA结合方式与Cas13惊人相似。两者都采用双HEPN结构域,并形成正电荷沟槽结合RNA。但Cas13通过插入REC结构域实现了从非特异性到靶向性的飞跃:

结构革命:AlphaFold3揭开进化密码
分子考古学突破
研究团队运用深度学习结构预测(AlphaFold3)重建了Cas13的进化路径:
基因复制事件: 单个HEPN结构域通过复制形成双核酸酶结构
结构域插入: REC结构域的加入实现crRNA引导
功能分化: 抗毒素RNA进化为CRISPR阵列
关键证据来自Cas13e亚型——这个仅500个氨基酸的“简化版”Cas13,同时保留着毒素系统的自发活性和CRISPR的靶向切割能力。

RNA引导的诞生
在AbiF向Cas13的转化过程中,两个结构改变尤为关键:
螺旋插入(Helical insertion): 形成crRNA茎环结合位点
REC样结构域: 识别靶RNA与crRNA的配对 冷冻电镜数据显示,这些改变使RNA结合沟槽的电荷分布从-5kT/e提升到+8kT/e,彻底扭转了RNA结合模式。

进化启示录:从偶然到必然的生命创新
自然选择的精妙设计
这项研究揭示了生物创新的三大法则:
功能复用: 毒素的RNA切割能力被重新利用
模块组装: 通过结构域插入增加新功能
协同进化: RNA与蛋白的共同优化
例如,Cas13的附带切割(collateral cleavage)特性——在识别靶标后无差别切割周围RNA,正是源自AbiF毒素的原始杀伤机制。

超越CRISPR的未来应用
理解Cas13的进化史为新一代基因工具开发指明方向:
微型基因编辑器: Cas13e的紧凑结构适合体内递送
智能RNA开关: 改造抗毒素RNA实现条件性激活
病原体检测: 利用附带切割开发超灵敏诊断技术
研究团队已在试管中成功重建了从AbiF到Cas13e的进化路径,证明仅需4个关键突变即可实现功能转换。

生命科学的范式革命
这项研究不仅是分子考古学的里程碑,更展现了合成进化(synthetic evolution)的惊人潜力。当我们破解了蛋白质的进化密码,就能像设计机械一样设计生命分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研究人员能在实验室中重演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定制出超越自然界限的生物技术工具。
CRISPR的故事提示我们,自然界最强大的工具,往往诞生于最残酷的生存斗争。现在,是时候书写新的进化篇章了。




参考文献


Zilberzwige-Tal S, Altae-Tran H, Kannan S, Wilkinson ME, Vo SC, Strebinger D, Edmonds KK, Yao CJ, Mears KS, Shmakov SA, Makarova KS, Macrae RK, Koonin EV, Zhang F. Reprogrammable RNA-targeting CRISPR systems evolved from RNA toxin-antitoxins. Cell. 2025 Feb 12:S0092-8674(25)00103-5. doi: 10.1016/j.cell.2025.01.03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70912.



责编 |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生物探索】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End




往期精选

围观

Nature Methods | “等深度”模型重塑空间生物学格局:深度学习与空间转录组学的完美结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