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第11期 · 抽奖送书】回望地球历史的变迁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12-02 18:05

正文


送书啦!~


选出 2019年11月 《科学世界》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将文章代码 留言至本条微信 并说明理由 ,就可以参加抽奖啦!


  • 1 化学:无处不在

  • 2 2019年度诺奖解读

  • 3 飞虫百态

  • 4 可以测量时空弯曲的光晶格钟

  • 5 太赫兹技术将改变未来

  • 6 列车调度

  • 7 风水冰塑造的火星地形

  • 8 当你听说颠覆观念的最新饮食研究结果

  • 9 对抗生物钟


截止时间: 2019年12 月06日18:00前 我们将随机抽取 3 热心读者,赠送奖品! 本次奖品是 《我看见沧海桑田 。想要?就快给你最喜欢的文章投票吧!






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工程

公民科学素养系列丛书


《我看见沧海桑田》

作者:徐洪河

版次:2019年7月第一版

页码:175页

定价:39.00元




回望地球历史的变迁


撰文/徐洪河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1927)先生对于诗词的鉴赏曾提出过两种境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大约一个世纪前的国学大师对中国古诗词的点评,对于今天的文学作品依然值得借鉴。 文学创作无论怎样“以物观物”,都难免流露出作者本身的心性与情感,因此,在诗词作品中往往都是“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诗词是人类创作的作品,如果我们去观察大自然的造物,鉴赏地球上的山山水水、生命演化,又该持何等心境呢?


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单细胞的菌藻类原核生物)大约有超过30亿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演了无数次惊天动地的剧变,宛如沧海桑田: 全球各大陆地板块拼合又离散,板块的相互碰撞隆升造就了无数座高山巨峰,板块的俯冲消减也形成了深不可测的海沟; 一座座超级火山持续喷发,释放出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几乎包裹了整个地球,让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中等待死亡; 冰盖的蔓延也同样肆无忌惮——曾经分布在南极地区的广阔的冈瓦纳大陆上,也曾经覆盖整个地球,把地球变成一个闪亮的大“雪球”; 地球也曾遭遇宇宙天体的持续攻击而变得千疮百孔,生物奄奄一息; 生命形式从原始的海洋中逐渐登上陆地,再征服天空,生机勃勃,复杂多样。 无数种生命形式起源、灭绝、复苏,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上演着适应、选择、淘汰与进化……这一切地质历史事件就像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只是缺少了人类观众的参与。



地球上的万物: 岩石、山峰、火山、海盆、大洋、陆地、生命……始终在缓慢或突兀地变化着,从不停歇,也将一直进行下去。 这场伟大的戏剧从不需要观众的参与。 根据化石记录,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人类的出现只有大约400万年的历史,相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实在过于短暂。 人类作为地球生命家族中的匆匆过客,极力寻找着这些沧海桑田的痕迹,运用将今论古的智慧,参与到这出“戏剧”中来,成为地球上沧海桑田的旁观者、记录者和解读者。


在本书中,地质学家通过岩石、化石、地层等方面的证据,以“有我之境”拓展了人类的认知体系,为我们展示了地球上曾经发生的沧海桑田与生命演化,让我们可以快速地浏览地质历史时期的缓慢变化,也让我们可以像观众一样进入地球的壮阔剧场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