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两岸商汇
”去关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议大家
点击右上角
将【两岸商汇】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烘
焙食品是于20 世纪80 年代从香港台湾地区引入大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西方食品、原料和技术的进入,从20 世纪末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烘焙行业的历史被新来者一再刷新。
第
一阶段,
中国最地道的法国风格面包,西点和蛋糕的代表者——法国可颂坊1989年飘洋过海来到大中华;产品定位为走欧式路线,
"做西点王国的公主"的克莉丝汀1992年在上海起航,两者打下西点第一片江山。在各种场合,后来者提到这些开拓者,都言必称“前辈”。
第
二阶段,
2003年底,台湾人把产品及经营主题定位于时尚年轻人,带有些许另类气质的"反传统的时尚、好玩和有趣"的面包新语 BreadTalk ,
进入北京、上海,以“现代化的设计+让顾客清晰地看到整个面包出炉制作过程+为产品采用新奇好玩的名字”等方式,为目标客户打造了一种不一样的顾客体验。
面包新语 BreadTalk在北京、上海等顶尖繁华地带的单店月营业额屡破百万元大关,甚至是其他品牌传统面包店的10倍,第一次唤醒了中国消费者对新鲜现烤面包的需求。
第
三阶段,
2007年,以五星级的主厨与宴会指定的顶级咖啡豆而成立的新形态创意店,打着8星级产品、平价化价格的85度C,从台湾将战火烧到申城。
星巴克是将传统的意大利贵族咖啡馆进一步时尚化,平民化;85度C则在星巴克基础上,进一步将咖啡和西点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化和生活化。
打高立中的企业战略,消费者可以花很实惠的价格,吃到以往只有在高级饭店才能吃到的糕点,以及选自危地马拉咖啡豆的咖啡,让主流消费群趋之若鹜。
采
用天然酵母自然发酵,在严格管控的温度、湿度、时间里培养,从饲养到面包发酵、烘焙,每一个架上的面包,从无到有,总共需要长达九天时间的“达人面包”,
在台湾创造出烘焙史上的奇迹!每开一家店,排队抢购的人潮蔓延数公里长,无数顾客排队三四个小时,只为买到自己喜爱的面包。
“达人面包”制作出来的顶级欧法面包,具有微微嚼劲的口感和恰到好处的湿润度,除了在台湾烘焙品牌掀起了一场天然酵母的面包革命外,
也是带动近年来中国烘焙品牌开始以天然酵母为实践基础的行业领头羊。
在
“达人面包”的漩风掀起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所以日式面包高糖、高油、高热量,已不符合健康趋势;
大而硬的的欧式面包虽健康,但投入6000万美金的原味坊,上海12家门店会铩羽而归,就说明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习惯,还是没有办法接受硬的欧式面包。
2013
年10月在北京掘起的原麦山丘,中关村单店销售额已过百万,为烘焙行业平均水平的2.5倍;
尚都SOHO开店两个月便已在北京大众点评最佳餐厅和面包分类并列第一名。
标榜的是:致力于研发健康无负担之产品,低糖、低油、低盐。不添加防腐剂、不加香精、不使用反式脂肪酸奶油。
加上台湾面包冠军林育玮主厨对老面的独特技术以及善用食材特性之专长,引领出食材最天然原始的美味,
产品有着欧式面包的外观及粗犷、个头大的外表,一口咬下随即散发出浓郁麦香味,也因为"大"所以更适于分享。
除
了面包外,原麦山丘并不售卖饼干、蛋糕等其他产品,哪怕饮料也只有少量的咖啡、茶品种可供选择。
“我们把面包这个单品做到极致,你喜欢吃面包你就吃我的,你喜欢喝咖啡就到对面去买星巴克。在细分市场的这个领域里,我不认为我们可以怎么样,但事实上我们就划出了一片蓝海来。”
来自台湾,念法律出身的老板梁庭铨这样说。
所以作为烘焙人,你值得去一趟台湾学习!
烘焙女孩相遇台湾美食
《台湾之风景》
原始美丽的海滩、连接天与海的瀑布,热闹喧哗的夜市,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台湾之美,除了美景,美食,更吸引的在乎人。
在台湾做的日子里,不仅让我领略的台湾风景的惊艳,台湾美食的独特,更让我真切感受到台湾人恭谦,温和,以及有让人意外的单纯和热情。
|
另外台式西点的特点仿佛继承了台湾人的特点,谦和、无华,
但却抓住你挑剔的味蕾。
在台湾学习烘焙期间,
让我领略到台湾迷人的风景,感受到台湾人的质朴,
获得了珍贵的友谊,更加学到了台湾人那种对烘焙的热情,
让我对烘焙有了全新的认识,
刚开始学习烘焙的时候,
我认为只要按配方做出想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但是从台湾回来以后,
我感觉做烘焙更像是你和你作品的一次交流,
要用心对待,
不仅要付出你的时间,更要加入你的热情,你的创造力,
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做烘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它会让你体会到付出之后的甜蜜收获,
也可能让你感受到付出之后的一无所获,
因为不一定每次你都能做成功,
但是只有亲子动手做过的人才明白,
参与的过程是其乐无穷的,
在这个过程中内心世界里的感觉应该是用笔墨难以形容的。
|
古早味蛋糕,是我在台湾学到的第一个种台式蛋糕,
虽然它没有很华丽的外表,但是却有着浓厚的台湾味道,
它有着柔软的质地,饱满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台湾人常说一句话就是“怀念台湾古早味”,
古早味是台湾传统的味道,
如今各种古早味的食物在台湾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
菠萝面包,我听台湾老一辈的阿嬷讲,
菠萝面包在刚开始的时候,
像馒头一样的日常果腹的食物,
我在学习这款面包的时候,是带着无限好奇心,
酥脆外皮包裹着柔软的面包体和惊喜的馅心,
让我感受到台湾人对烘焙的热情和专注,
而现在菠萝面包在继承了传统做法的基础上,
口味的造型上更是千变万化
。
|
台湾虽然位于南方按道理应该是以米食为主,但由于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让面食在台湾蓬勃发展。
民国38年 由于米粮物资缺乏,台湾国民政府主张主食多元化,开始推广面食。
民国56年 「台湾区面麦食品推广委员会」合作成立烘焙人员训练班及谷类化验中心,在南港成立烘焙班,进而培育烘焙从业人员,教导民众制造及食用烘焙食品。
民国68年起政府开放观光考察,烘焙业经营者开始有机会组团出国观光考察,并引进日本烘焙技师来台讲习。
民国75年10月20日,日本最大面包厂「山崎」宣布来台投资,促使不论是乡村或都会区的传统西点面包业者的争相仿效,而形成了扩散作用,又再度把台湾烘焙产业提升至另一境界。
30余年过去了,台湾的烘焙事业发展迅速,不仅仅是街头巷尾都随处可见面包,便利店,超级超市也都是面包店销售的主力战地,
其中连锁品牌85°C在时代里强势来袭,7-11也以覆盖性的优势拓宽了面包的销售渠道。
在台湾面包产业从建立大型冷冻面团生产工厂,到中央工厂生产供应卫生商店,再到现有门市面包店独立经营,
五星级大饭店和复合式咖啡馆的产品,大卖场烘焙区的产生,其中门市独立经营已经成为目前热门产业,
这个时代里台湾人都有可能成为烘焙家或是走在美食达人的路上!
下面就介绍台湾烘焙达人, 你一定吃过他们烘焙的面包或蛋糕, 若是没吃过那也正在往他们开店的路上走着...
徐国斌
法国面包大师
经营店铺:国王烘焙
招牌面包:火鸡面包,富贵金棍
听说过为情所伤剃光头的,但却是第一次知道剃光头试试能不能转运的人,徐国斌就是这个人。
他其实可以足够骄傲,15岁开始跟着烘焙名人Borucki学习,17岁正式进入法国专业烘焙技术学校学习,
毕业之后在巴黎又迅速开创了自己的连锁店品牌BOULANGERIE DU CHATEAUX,以优异的技术和良好的品质获得“小王子”的美称。
在法国足足生活了25年,日子过得极为滋润,不过一朝回到台湾仍然深受打击。
台湾的店铺国王烘焙开业并不顺利,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徐国斌都安慰自己再撑一撑,甚至不惜剃光头试试转个运,
没想到,这一颗小光头真的让国王烘焙至此之后大火。
至于到底是不是光头能转运就不得而知了,但其中肯定和店内使用著名的法国面粉Viron出厂的Retrodor,绝对健康的制作,以及徐国斌巧夺天工的技艺有关。
现在,他的面包被台湾媒体称为具有灵魂的面包。
保持一个乐观的心,相信自己,然后再撑一撑,也许就有转机,这是徐国斌告诉我们的。
吴克己
金牌欧式面包师
经营店铺:安德尼斯烘焙坊
招牌面包:吐司,欧包,水果挞
台湾职人吴克己在台湾是有名的烘焙师。他常年游走在日本欧美等地区吸取新知,并学习多国的技术。
早年间在日本研修学习多年,他曾经为知名企业创造了
台湾最贵的“爱蜜莉面包
”
,是一款极高质量的法国面包。
在知名烘焙坊管理期间,让店铺
营业额上涨到4000万台币
,让店铺一跃成为台湾烘焙界的黑马。
他是
2010 日本DONQ秋季杯大赏金牌,2011 香港国际美食大赛面包制作银牌
等荣获了多项荣誉,技术上得到高度的肯定。在台湾多次被邀请登上电视栏目。
有这么一幕让我震撼到吴克己老师的功底,一次直播课,有学员问,
现在都是机器揉面,没有人选择去手揉面了,老师你能示范一下手揉吗?
老师听完开玩笑说你是来砸场的吗,一边说一边真的开始手揉,揉面的时候跟学员们讲解揉面的手法,以及为什么现在基本上都是机器揉面,
一方面是因为方便快捷,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手揉造成的摩擦比机器大,面团容易升温,不易控制。
揉完面后,温度计往面团里一插,果然比之前机器揉面的温度要高,这一幕给在场的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克己作为一个烘焙坊店主,他足够专注,自己的店铺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
作为一个烘焙讲师,他足够仔细,对每一个学员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烘焙人,他足够坚持,对面包抱有永远的钻研精神。
为了打破大家对于吴克己只会做经典欧包和吐司的印象,推荐老师的法式菠萝可颂,去年精心研究制作的产品,被星巴克选中,已经在星巴克开始售卖。夏日限定!
吴宝春
世界冠军
经营店铺:吴宝春麦方店
招牌面包:酒酿桂圆,荔枝玫瑰 ,意大利水果面包
吴宝春的事迹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他被称为是“台湾之光”。他出书,开店,拍电视,事迹被拍成电影在台湾大街小巷宣传。
他从刚开始连称都看不懂的学徒,慢慢求学,勤奋练习,被人当面嫌弃面包难吃,也不骄不躁,甚至拜师学艺。
也曾在深夜为面种守护到天亮,就这样一步步从不起眼的“小兵”做到了“将军”的位置,从台湾区冠军打到亚洲区冠军。
2010年打败自信的日本队获得世界面包大师赛的冠军,自此一战成名。
回到台湾,他以自己的名字开了面包店,吴宝春麦方店。
每开一家新店,都是当天台湾新闻的头条,就连高雄市长,屏东县长等官员都亲自登门祝贺,顾客队伍长到让人见头不见尾,第一家店头一年营业额就达到了一个亿。
其中“酒酿桂圆面包”和“荔枝玫瑰面包”两款冠军面包更是经典,是店内口碑产品,引起其他店铺纷纷效仿。
不过也只有吴宝春的面包能让控制饮食的女明星林青霞一直念念不忘。坚持不懈的努力,永远的热血沸腾,让吴宝春成为一个榜样。
沈享儒
少年面包师
就职店铺:一禾堂面包本铺
招牌面包:海盐奶油卷,糖蜜栗子
比起主厨的烘焙职人的头衔,一禾堂本身的知名度就大有文章可写。
在台湾食安问题最为严重的时候,稻禾餐饮集团横空出世,它最初以及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安全,优质的美味食品,无论是稻禾乌龙面,还是蔬食咖啡店,
到了2014年,延伸出了一禾堂面包本铺。在这样以安全健康为标榜的集团影响下,沈享儒也出师了。
正所谓一个名声响亮,并且备受拥戴的面包坊背后一定有至少一位的烘焙师傅在支撑全局。这位烘焙师傅最开始不是沈享儒而是他的师傅。
沈享儒和十多个面包新手一起学习技艺,不是最出众的,却是最努力的,哪怕不被认可也保持向上的力量,不卑不亢。
上班提前一小时到达,准备工作;懂得先观察后动手,默默学习,不骄不躁。
来自花莲的沈享儒从一无所知到26岁就成为一禾堂面包本铺的店长,他承袭了稻禾餐饮健康品质的初心,也保持住了工艺匠心者向上的力量。
一禾堂的海盐奶油卷,据说会有惊为天人的感觉。
王鹏杰
比赛常胜军
经营店铺:莎士比亚烘焙坊
招牌面包:蜂巢面包 荔枝果
莎士比亚烘焙坊的创始人之一就是王鹏杰。在学校期间王鹏杰就是一个比赛狂魔,他积极参加所有的比赛。
和队友合作赛前练习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面包,满学校见人就送都送不完,可见他们练习的量有多大。
也正是刻苦的练习,让王鹏杰在各个大小型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甚至引起吴宝春老师的注意,主动收做助手。
后来,王鹏杰就和小伙伴一起开了莎士比亚烘焙坊,一家希望你吃面包有阅读一样好心情的面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