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凰家评测
科技圈的吐槽?我们只说别人不敢说的 产品类的视频?我们只做最有意思的 一枚有态度的逗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凰家评测

14天果蔬保鲜挑战 方太冰箱VS进口品牌 结果超震撼!

凰家评测  · 公众号  · 数码  · 2025-04-08 15: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凰家评测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出品

图片

凤凰网旗下评测公众号

专业生活消费品评测, 推荐关注哦!

图片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地买回一盒车厘子,红彤彤、水灵灵,恨不得当场全吃光,可放进冰箱没两天,再拿出来一看,车厘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软趴趴 不说,还 带着点 “酒味” 。这到底怎么回事?超市里那些漂洋过海30天从智利运来的车厘子, 到货时还那么新鲜 ,为啥到了 我家冰箱就“水土不服”了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近距离观察一下它们。这些刚摘下来的果蔬表面上看上去很老实,但其实它们也一直在 偷偷 “呼吸” ,消耗氧气以及内部的糖分等营养物质,同时 释放二氧化碳 水分 ,前者 导致变酸 ,后者 导致果肉变软

还有表面附着的 霉菌 酵母菌等微生物 ,它们像潜伏的 “拆迁队”,一旦环境合适就 疯狂繁殖 。而只要是 温度高一点 氧气多一些 ,就会加速果蔬自身的有氧呼吸以及表面的微生物增长,导致水果 快速变质 腐烂

这个腐败的过程,就是一场果蔬和环境之间的 “拉锯战”。在大部分人家中,想让食物 多撑几天 冰箱冷藏是唯一出路

👇戳此看视频👇

实验部分

可你有没有好奇过,不同冰箱的保鲜技术, 效果到底差多少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我们找来了两台冰箱:一台是 高端进口品牌冰箱 ,另一台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 方太 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 。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我们进行了一场耗时 整整半个月 “果蔬生存挑战赛”

首先挑选好来自智利的车厘子、意大利的洋蓟、云南的蓝莓,还有本地的新鲜蔬菜。既有 “国际友人” ,又有 “本地老乡”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特意选了 无外伤 无虫眼 的果蔬,确保 没有其它因素影响

这些果蔬被 分成三组 :一组 放室温( 20℃) ,一组放进 高端进口品牌冰箱冷藏室 ,一组放进 方太冰箱的氮气保鲜舱 。两台冰箱 温度调一致 ,并且我们还专门做了可以长时间 延时拍摄的相机 实时记录它们的变化 ,分别在 3天 7天 14天 后,拿出来进行观察检测。

3天后 ,可以看到在 室温条件下(20℃) ,大部分果蔬都已经 变得又干又软 ,草莓和车厘子都已经开始 出现坏点 ,只有黄瓜还在坚挺。接下来我现在看看冰箱组,首先是 高端进口冰箱 ,水果的 保鲜效果还不错 ,就是蔬菜尤其是香菜的保鲜就 没有那么好了 ,出现了 干瘪的情况 ,而且切开的洋蓟也有 比较严重的氧化效果 。一一称重后,从表格中可以看到,车厘子和蔬菜的 失重率相对比较高

方太氮气保鲜舱的保鲜效果也非常好 ,失重率也都能 保持在个位数 。尤其是车厘子和蔬菜的 保鲜效果更好 ,能看到香菜的水分保持的很好,而且洋蓟的 氧化情况也比较轻微 ,这才过了三天,可能效果还不是特别的明显,我们再等等看。

7天后 ,室温下的蔬菜已经 彻底变成了脱水蔬菜 ,一捏就碎,蓝莓、树莓已经 严重萎缩 ,而草莓已经 全部发霉 ,只有黄瓜还在坚挺,作为参照组,它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之后我们只看冰箱组。

在挨个称重之后, 进口冰箱 的各种失重率相比 3天时数值 要稳定一些 ,但都 相对较高 ,洋蓟的 氧化效果更加严重 ,蔬菜也变得有些 脱水塌软 ,水果看上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表面有些 轻微的萎缩变软 失去了光泽 ,黄瓜也只是 有些偏软 。但是,就在我们检查红树莓的时候,表面上看上去没有问题,但实际上翻开之后,里面已经 彻底发霉变质 ,大部分都有 坏点和发霉 的情况,挨个检查后 基本上是全军覆没 ,后来经过更仔细的检查,发现车厘子也 出现了两颗坏果

有了这次经历, 方太冰箱 这边我们也经过更仔细的检查,发现都 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大部分水果都还 保留着当初的光泽 ,黄瓜捏起来还 依然有硬度 ,蔬菜虽然 有些 变蔫 ,但香菜的 根茎依然饱满 ,特别是切开的洋蓟,相比上次 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到现在我终于相信方太这个 氮气保鲜舱 还真的是有点东西,而且失重率的相比上次也 没有太多变化 反而有些降低

终于,时间来到了 14天后 ,这次进口冰箱的水果和蔬菜都有 很明显的缩水变化 ,车厘子、草莓的表面都已经是 皱皱巴巴的 ,蓝莓也有 明显的变软 ,黄瓜也已经变软,轻轻一掰非常有韧性。蔬菜已经算是 不堪入目 了,菜叶 脱水严重 ,都快要黏在一起了,而切开的洋蓟,也早已干瘪得没有“洋”相,失重率也 相比上次更严重

而我们再看方太这一边,首先蔬菜的保鲜 依然有效果 ,虽然香菜也有些变 ,但 整体根茎的形状还在 ,生菜叶看上去也 非常饱满 ,完全不像是放了半个月的,最离谱的是切开的洋蓟,跟上回好像 没有什么变化 ,依然 保持着水分和形状 ,黄瓜也是,依然有着 坚硬的外表和形状 。而水果的保鲜效果更是肉眼可见,草莓表面 依然水灵灵的 ,只有 个别表面有轻微脱水 ,红树莓也是只有个别缩水,而蓝莓和车厘子看上去跟刚买回来的 没什么区别 ,表面 依然光滑 ,而且 有硬度 。再看失重率,就好像被无形的力量(氮气)给锁定了数值,几乎 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能这就是 真正的锁鲜 吧。

那为了 更直观的脱水效果 ,我们也找来一台专业显微镜,随机选了两个冰箱里的果蔬, 切片取样 ,用显微镜放大进行观察。

首先生菜的对比就非常明显,一边是 颗粒饱满 ,一边就 只剩下细胞壁结构 。还有草莓表皮切片,表面干枯的细胞就有些 分散不紧实 ,而表面圆润有光泽的细胞就 非常紧实 ,还有红树莓、蓝莓的表皮都有 非常明显的区别

我们也采样了之前 发霉的红树莓果肉 中,可以看到 霉菌 如同一张蜘蛛网一样,侵蚀着一切,而且汁液中也有 大量的霉菌孢子 ,还都在 活跃的跳动着 ,所以说一旦水果有一处地方发霉,不管其它地方干不干净,都不能再吃了。

同时为了更科学更彻底的检测,我们也请 专业实验室 检测了两组冰箱里的车厘子和蓝莓,来检测一下 水分和微生物数量 。而检测结果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首先两组冰箱的车厘子 都没有检测出细菌超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果和蔬菜的菌落总数应控制在 10000CFU/克以下 ), 方太冰箱 这一组的 水分相对更多一些 。而蓝莓这边,方太这一组检测出了 一些霉菌数量 ,不过万万没想到,从进口冰箱拿出来表面完好无损的蓝莓,内部 细菌数量已经严重超标 ,达到 360000个单位 ,这要是吃进肚子里,绝对化身喷射战士……不过玩笑归玩笑, 别拿健康开玩笑 ,看来在普通冰箱放了 很久的食物 ,即便看上去没问题,但是也 尽量别吃了

技术解读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同样都是制冷冰箱,而 方太这款可以保鲜这么久 ?答案就是 “远洋科考同款”的氮气保鲜技术

看到这,我就先给大家揭开远洋科考船保鲜的秘密武器,其实是 “气调保鲜技术” 。之前我们说过,果蔬变质的 主要推手就是氧气 ,而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食物发生反应。简单说,就是通过控制氧气和氮气的比例, 降低果蔬的呼吸速度 抑制微生物生长 ,让它们进入一种 “慢生活”状态

这台高端进口品牌的冰箱只能 控温控湿 效果有限 ,而方太冰箱通过 制氮机主动制造氮气 ,可以 精确控制舱内的氮氧比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搭载氮气保鲜技术的冰箱表现如此优秀, 为何只有方太做到了

用于产生氮气的工业制氮机有 2米高半吨重 ,放在万吨货轮上,噪音、能耗、体积都不是问题,但放在家用环境中,这些就都成了问题 。所以如何 把制氮机塞进冰箱里 ,就是一个 最大的难题 ,这就像 “把大象塞进冰箱” ,思路简单, 操作可不容易 。货轮上的气调舱, 体积堪比一间房子 ,设备重达几吨,而方太硬是把这技术 浓缩成了一个平板大小的模块 ,塞进冰箱里还能保持效果,这背后的技术光是 小型化 这一步,就涉及到 工艺精度 用料选择 结构设计 等一堆硬核问题。

这种大型工业设备小型化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举个例子,计算机从房间大小到手机大小,用了 60 多年 的时间,而其中的 关键晶体管 的出现,正是人类从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当技术实现从 「房间级」 「桌面级」 的跨越,往往意味着人类掌握了该领域的 「物理密码」

根据这家气体技术企业的白皮书显示,新鲜蔬菜水果的最佳气调为 80-90%的氮气 ,而方太的这个 氮气保鲜舱 ,可以把氮气浓度 精准地控制在这个区间内 ,从而让果蔬能够保持长久的新鲜。

总结

经过这次为期半个月的 “果蔬生存挑战赛” ,可以看到无论是来自智利的车厘子、意大利的洋蓟,还是本地蔬菜,方太冰箱都能让它们在 14天后依然保持相对新鲜的状态 ,而且要 比进口的普通冰箱效果好很多

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家用冰箱也可以保存得这么久,唯一的缺点可能是我的钱包 ……不过话说回来,每一次 颠覆性升级 的背后,都是 技术的大突破 。也正是 方太 “远洋科考同款”氮气保鲜技术 ,才将工业级的气调保鲜系统,搬到了家用场景中,从而 降低氧气比例 ,能让 新鲜果蔬保持更久

这次方太氮气保鲜冰箱的设计也非常 简洁大气 隐藏式的全嵌设计 能更好的 适合家居风格 ,双手轻轻一碰,冰箱门就会 自动打开 ,也会在闭合的时候 自动吸附 ,内部空间设计也非常合理,可以 更好地进行隔离 满足各种存储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方太冰箱的 实用价值更加凸显 。不管是娇贵的进口水果,还是普通的大白菜、土豆,它都能 将保鲜期延长 2-3倍 ,让食材 新鲜如初 ,避免浪费。对于追求健康与品质的家庭来说, 方太冰箱 不仅是一台冰箱,更是为 全家健康保驾护航 “储鲜神器”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希望给我们点赞收藏转发支持一下。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20元到2000元墨镜实测,劝你真的别随便买墨镜! | 凰家实验室

315 特别篇,卫生巾长度风波后,还有哪款可以买? | 凰家实验室

怒砸2万,拯救南方人!家用除湿机,该买哪个?|凰家实验室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