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100
养育孩子,从学做父母开始。学做父母,从关注家长一百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我,一个成年人,成了儿童精神科的病人 ·  昨天  
科普中国  ·  我国首条!自主设计建造,投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100

超75%清北毕业生进了“体制内”?这6所大学的毕业生才是真抢手!

家长100  · 公众号  ·  · 2020-12-02 19:06

正文

最近,关于名校生进入“体制内”的话题再上热门。

“选择就业的北大毕业生,超过四分之三进体制!!!”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 超四分之三 毕业的学生却进了体制” ……

结合此前引发众多讨论的“清北毕业生到街道办事处等平凡的一线岗位就业”的消息 一时间各种讨论“大材小用”的声音和论调都有了。

超过75%的毕业生进入到体制内,这意味着什么?

我国顶尖学术水平和素质的一批人全部转向了体制内?!

事实果真如此吗?经过家长100小编仔细的数据分析,不得不说,小编见识到了标题党的威力。



数据背后影藏了真相!


以北大为例,标题党“四分之三”的逻辑应该是这样得出的:

上表来自北大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其中:

  • 党政机关就业:17.08%;

  • 事业单位:32.72%;

  • 国有企业:27.14%;

  • 部队:0.57%。

上述合计77.5%, 乍一看似乎没毛病。

但其实,这一组数据完全经不起推敲!

不少人在分析清华、北大的《就业质量报告》,往往都是断章取义。

仍以北大为例,上述表格、数据, 有一个前提:

“2019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282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 签订三方协议 。从签约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 49.65% ;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 49.79% 。”

讨论到现在,都是: 协议就业的2822人

另外,还有2413名同学,属于“ 灵活就业 ”,没有在《报告》中列表!

但灵活就业的同学, 不应被忽略掉!

所以,背后的真相是, 去除继续深造的, 2019年北大毕业生 参加就业的同学共计:5235人

因此, 以5235总就业人数为基数,重新计算:


  • 进入党政机关比例:9.2%;

  • 事业单位:17.6%;

  • 部队:0.3%。

  • 国有企业:14.6%。

进入党政机关+部队纯粹的体制内仅9.5%;

即使加上事业单位(高校、科研、医疗卫生等),大体制也才27.1%。

即使加上国有企业,总计也不过41.8%。所以,从数据按,超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体制的说法并不准确。

国企是不是体制内?



为了不引发争论,制造话题,本文不讨论高校、初高中、科研机构、医疗卫生,这些事业单位属不属于“体制内”?

重点交流的是国有企业上班的27.14%是不是“体制内”?

举个例子,四大银行、三桶油、中国电信上班,算不算体制内?

广义来看,国企属于体制,因为国企属于公有制。

但严格意义来讲,企业要生产经营,直接面对客户、市场,所以和“体制内”不一样。

国企按照市场规律运营,照样会破产倒闭。

国企总部、机关的工作方式也许和党政机关相似,总部领导层应该属于体制内,但绝大部分员工肯定不属于体制内。

国有企业,属于“体制内”管理,但不是真正的“体制内”!

去除国有企业这块基数, 真正的体制内:党政机关+部队也就17.7%!

加上:高校、教育、科研、医卫等事业单位,总体50.36%。

体制内、体制外也只是一半对一半!

因此所谓的“超过四分之三”,就是为了贩卖焦虑,吸引眼球!

那么,你觉得清北毕业生进体制内或是从事基层工作当真是“大材小用”吗? 你喜欢体制内的工作吗?你认为现在哪种就业方向最好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


那么,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下面是近5年来的数据分析!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近5年北大毕业生去向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近5年清北毕业生就业单位人数排行



清北毕业生重点单位就业情况:华为成为最大赢家


2015-2019年,清华北大共有1248名毕业生加入华为,分别为705人、543人,华为成为招揽清北毕业生最多的企业。


作为国内高校的“顶流”高素质人才,清北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趋势确实是很多人都会关注的话题,但毕业后如何选择其实属于个人职业规划和选择,本文暂不讨论被很多人讨论的所谓的各类去向的“是非利弊”。


但作为向来给大家提供干货内容的家长100小编,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目前大家公认的能得到不错的薪资待遇又有极高的社会价值,还能学有所用、创造自己社会价值的大学和专业。


这些学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可以用“无忧”来形容,据说不少学生毕业前就会被提前“预定”哦!这些大学考多少分能进?一起来看!



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超抢手!



电子科技大学

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 “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为中国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下设23个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学科进入ESI前1%;教职工3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


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五。


根据数据显示,华为每年都会去电子科技大学进行校招,每年成百上千的还没毕业的大四学生就已经被华为给预定了,或者挖走了。

2020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部分省份本科批次 录取
调档分数线(更新至8月21日)


高考改革省份录取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学校是著名的“两电一邮”成员之一,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其在整个通信行业的影响力全国无可匹敌。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总得来说,学科排名靠前,就业形势非常好。

该校优势专业为热门专业,所以就业优势尤其明显,每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所都会从这个学校招聘一大批人才。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阿里就职的北邮毕业生人数高达200多人。

— 2020录取分数线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年湖北录取分数线:理工661分,文史6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为世界第一,是一所培养民用航空人员的“双一流”高校,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备系,其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


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防主干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主要研究鲁棒、自适应、抗干扰及容错控制理论及应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智能控制、智能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感知与仿生感知技术,智能交通关键技术,惯性元件测试与建模技术,惯性导航、组合导航与视觉导航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天器姿态确定与控制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42个学院、研究院,覆盖工、理、管、医、法、文等10个学科门类,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北航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系列省部级实验室,承担了“月宫一号”等重大科研项目;北航还参与、组织了万维网联盟等23个协会组织。


很多北航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各大航空公司给预定了,飞行人才社会紧缺,这个专业值得报考。


— 2019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北电力大学

2020录取分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电气类大学里的“黄埔军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同时在北京原校址设立研究生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由于有电气四虎镇压着,所以华北电力大学有些收敛,但其实它作为国家电网唯一认证的大学,内部资源好到你不敢想象。


华北电力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所以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工作的门槛会低很多。而且华北电力大学和电力央企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如果毕业后想到电力系统就职的同学,这所大学是一所很好的选择。 2019年毕业生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占比仅为3.38%,前往国有企业的就业占比则高达79.15%。


顶级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校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