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产业数字化的爆发释放,正迎合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带着时代的烙印,“新基建”进程加码提速,将为各大产业转型增添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成色”,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新基建”全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相比传统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近日,随着“新基建”赛道的开启,新兴技术领域发展全面提速。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各地政府和企业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效用。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规划发布以来,已有接近30个地方政府发布各自的人工智能规划,并逐渐推动公共安全与服务领域率先落地。
3月9日,科技部发函支持济南、西安、成都、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至此,全国已经有11个城市获批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业内专家表示,未来试验区的建设,将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兼顾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在新基建相关内容中首次提及“数据中心”。随着云计算、5G、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将显著提高。多家研报指出,数据中心将迎来发展提速时代。
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同时,数据中心建设不再仅仅以硬件采购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数据与城市、行业的融合与应用所释放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多年来,九次方大数据坚持以独有的数据资产运营方式,协助各地政府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改造、优势产业的几何式升级、城市竞争力的加速提升。在广东汕头,助力当地建设华侨大数据中心,为8000万华侨华人提供营商环境、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服务、政务政策服务等数据支撑;与吴中区政府合作,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顺利打通苏州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通道;与枣庄市政府联合启动建设枣庄首个大数据体验中心,搭建枣庄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平台、和谐亲民空间、科普教育基地……充分激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城市建设的“化学反应”,实现数据在每座城市、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
2020开年之际,就有央行、司法部、广电总局、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相继发布区块链与各领域相结合的政策信息,并且在众多技术中,区块链也被多次提到。有关人士表示,新基建领域的科技技术都对应一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而区块链则是能够将各个技术及领域打通连接的基础技术。
放眼全球,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区块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韩国首尔市将推出汽车工业综合信息系统,应用区块链技术防伪;印度公司计划向太空发射一颗近地轨道卫星,并建立一个区块链分类账,为金融和物联网系统提供安全的交易网络。
在九次方大数据看来,区块链是突破传统制约问题的“杀手锏”,所采用的共识算法将从治理理念的源头入手来设计治理规则,改变和革新政府管理模式。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区块链 应用指南》《区块链 系统测评和选型规范》《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交易实施指南》《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扶贫实施指南
》
4项贵州省地方标准中,九次方大数据参与起草三项。
2020年是我国进入5G规模商用的重要时期。5G不仅满足部分高端消费群体,如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大型网络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解决城市热点地区网络拥塞的现象。新基建政策的发布将加快我国5G建设的步伐,加速5G普及。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更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5G市场从去年10月正式宣布商用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5G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据不完全统计,8个省市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随着34万亿元巨额投入的“新基建”按下加速键, 5G建设将以空前的规模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