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他借助 ChatGPT 杀疯了!做了 3 ... ·  10 小时前  
算法爱好者  ·  DeepSeek ... ·  10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Meta启动hiring ...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点热评」亚马逊整个org被AI替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王直和戚继光,到底谁是英雄谁是寇?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12-08 23:57

正文

文丨张是之
今天分享几个群里看到的视频片段,其中涉及到我们一直以来树立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
而大部分视频片段是一个大部分不太熟悉的历史人物,王直。
你百度搜王直,弹出的第一条就是下面这样,明代海盗这顶帽子恐怕是摘不掉了。
在我们这儿被定性为海盗,但在日本人看来,王直并不是海盗,而是贸易商人,他们认为平户的繁荣始于王直,王直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今天在长崎县平户市松浦史料博物馆外,一直竖立着一座王直的铜像。
下面这三个视频节选都不算长,你一定要耐心看完。

三个小视频出自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用我们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明朝政府的海禁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不仅让自己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也将当时国际贸易港的地位,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还是逼得一个精明能干的中国人,横渡海洋把人家的贸易发展起来。
纪录片有句话总结的很到位,「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而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另外一个逻辑,那就是寇与官同是人,没有上位是寇,上位则是官。

用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下的定义,国家就是流寇变坐寇。

从这段历史往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理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我说过一句原创性较高的话: 逻辑是必然的,但历史是偶然的。
自由贸易的逻辑亘古不变,今天如此明朝也如此。
单纯站在明政府的角度,站在明朝的时间节点上,单纯历史的看,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当朝者出台海禁和执行海禁的理由。
但当我们加入经济学的逻辑和视角,那些理由只能是理由。
错误和糟糕的历史决策,让中国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期,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继而错过了后来的工业革命。
这一点我在前面批驳冯学荣老师的文章时,写过三篇文章,放在今天的延伸阅读中。
另外今天次条的转载,也是关于这段历史的。
有了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再回头看历史,会更加醒目,当然也就会更加刺眼。
你再看下下面这段视频,思考讨论下,王直和戚继光,到底谁是英雄谁是倭寇?

2020年12月08日

——————

题图: Ferdynand Ruszczyc,Nec mergitur

上一篇: 这届年轻人是真不讲武德啊

延伸阅读:

1. 历史的岔路口(中国原本可以更强大(上))

2. 真正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原本可以更强大(中))

3.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中国原本可以更强大(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