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西安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陕西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民办养老机构投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38万元。
遴选丹凤县商山红莲康体养生养老产业园项目,积极对接介入……
养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农行陕西省分行将养老服务行业列为重点支持类行业,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精准、高效服务优质养老企业、在建拟建重点养老项目信贷需求,持续引导信贷投放。同时建立客户准入、授信核定、信贷授权、担保方式等差异化信贷政策,有效提升服务养老产业金融“会贷、愿贷、敢贷”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强普惠养老领域金融支持,指导用足用好信贷优惠政策,提高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融资可得性。
此外,农行陕西省分行还积极践行“金融为民”使命,不断优化适老服务举措,立足陕西实际,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成立了养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省养老金融重点工作有序落实。农行陕西省分行第一时间出台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制定施工图。还专门组建养老金融工作人才库,从分、支行层面选拔核心及骨干人才41人。为积极宣贯养老金融业务,该行举办了养老金融业务培训班,设置专业培训课程,推动建立“全行懂养老、全行做养老”的良好氛围,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人才支撑。
“你们做事认真又用心,这次专程到家里来,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农行太白南路支行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李霞奶奶感激地说。
她为何这样说?原来是李霞奶奶老伴张爱文爷爷生病急需用钱,忘记密码的张爷爷无法支取现金,瘫痪在床的李奶奶更无法到达现场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在得知李奶奶求助后,立即派出两名客户经理携带智能移动设备,到李奶奶家中帮其解决业务难题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有困难随时联系,简单的行动却传递了温暖和爱。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养老金融指明了发展方向,也让“银发经济”成为这个时代赋予经济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下,农行太白南路支行为行动不便、无法到店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专设尊老服务卡并提供上门服务,这样的服务举措在该支行随处可见,金融服务范围更是辐射整个西安。截至目前,农行太白南路支行累计上门达60余次,除基础的上门服务外,还深入老年客群,上门解决老年客户操作难题,妥善化解老年客户身体不适、腿脚不便的服务难题,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谢谢你们,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要不是你们在,我都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近日,黄桂英老人感激地对农行西安西咸路支行工作人员连连致谢。据悉,黄桂英老人在支行办理业务时因体力不支突然晕倒,网点人员立即对老人开展紧急救援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迅速疏散围观客户,确保空气流通,避免二次伤害。数分钟后,老人逐渐恢复意识,转危为安。随后,网点负责人与黄桂英老人亲属取得了联系,并在救护车到达后,协助医护人员一同将老人送到了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治疗。该支行工作人员沉着冷静、快速高效的救援举措得到了黄桂英老人及现场其他客户的一致好评。
如今,穿行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随意走进农行的一个网点,都可以看到网点内部配置的呼叫震动器、对讲电话、老花镜、语音计算器、助听器、急救医药箱等一应俱全的适老化物资,专设的“爱心专座”等服务设施,设置的“农情暖域”专区,还提供菊花茶等饮品,方便路人和周边的老年客户歇歇脚,喝喝茶。
“我们人老了忘性大,手机支付又不会操作。来食堂吃个饭,这个扫脸支付真是太方便了!看一眼,就能进去吃饭了,再也不用操心怎么支付了。而且,还能提前在手机上看到今天的菜谱,线上提前点餐,想吃啥点啥,不想去食堂还可以选择送餐到家,真是太好用了,真心为我们老年人考虑了。”一位家住宝鸡轩苑社区的孙秀珍高兴地说。
今年3月20日,随着支付设备的正式投入使用,农行陕西省分行首家社区智慧食堂项目成功落地,社区老人们体验刷脸支付后对社区智慧食堂的方便快捷给予了高度认可。农行社区智慧食堂是农业银行搭建的一个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饮食文化的平台,通过现代化账户管理系统,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提供便捷、安心、健康的就餐方式,让社区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