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OFweek 2019 中国智能制造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高科技行业门户网站OFweek维科网、高科会主办,OFweek
工控
网、OFweek
机器人
网、OFweek激光网、OFweek电子工程网共同承办。
本次大会以“智能制造,开启工业新时代”为主题,与全球顶尖的智能制造产业专家深度探讨机器人、
机器视觉
、
工业自动化
、激光加工等智能制造热门领域落地和落地实践案例。在大会上, 超过500位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企业嘉宾以及业界精英对智能制造领域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全方位研讨了中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发展策略,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做了提前布局。
会场现场座无虚席,行业精英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认真聆听行业专家的分析,共同探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难题及落地。
OFweek维科网董事长、高科会常务副会长李晓阳先生为本次大会致辞。他认为:“随着机器人、大数据、AI、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的快速崛起,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何运用这些前沿的新技术,去帮助汽车制造、3C电子、家电制造、食品包装等垂直制造业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回报,这是当下制造业重要的命题。”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名傲移动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罗克韦尔
自动化
、菲尼克斯、史陶比尔等众多知名智能制造企业高管做精彩演讲,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应用模式创新进行了剖析和分享。
在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时,本次会议将多个行业技术热点跨界整合,并分场进行深度剖析,解析未来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动向与迭代关键点。
来自加拿大工程院杜如虚院士发表了《中美制造工程比较分析与韧性智能制造系统》的演讲。
在演讲中,杜如虚院士从德国、美国、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角度,分别讨论其制造、科技等发展,他认为:德国的经验是制造兴国,德国的制造工程有三大特点,分别是:1、投资大;2、全球化;3、时效性(周期长);美国制造业则偏向于科技创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人工红利、技术红利及政策红利下,从而得到快速发展,并呈现出赶超美国等制造大国的趋势。
同时,杜教授认为,技术无国界,制造工程技术难以持续垄断;我们需要新的制造工程系统;韧性智能制造系统。并提出韧性智能制造系统的四个部分:1、产品设计与优化;2、制造系统控制与优化;3、制造新技术;4、供应链与市场。
来自名傲移动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袁亿米,他带来了《
工业4.0
时代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的演讲。
袁亿米详细介绍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认为,在机器人领域,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其增长潜力最大,而相同的情景,也将在物联网领域体现出来。
来自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产品线总经理鲍君善,带来主题为《工业机器人“智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鲍君善认为,工业机器人不仅是实体经济、国家经济的支柱,还是实体经济中的智能生产,为服务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服务重型机械制造、家电制造、建材(玻璃)制造、3C制造等提供自己的能力与作用。
来自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业务经理莫军,其演讲的是《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创新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是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领军企业,莫军介绍了MES/MOM实施的几个短板问题,包括对供应链的改善有限、“异构”的智能制造系统、决策支持能力有限等。
来自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杜品圣,带来了主题为《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地位和实践》。
杜品圣在会场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智能化,我们真的知道什么叫“智能化”吗?对此,他的解答是:智能不仅仅强调了人的技能技巧,更突出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