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The Budget ... ·  4 天前  
e公司官微  ·  突发!这家A股公司董事长怒了:绝不撤档!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刚刚,超越北美,暂列全球第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奶茶,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毒品」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1-06 17:58

正文


奶茶,是另一种形式的「毒品」,单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觉得,标题党。但我告诉你,不是的。


这是句实在话,奶茶,其实真的类似另一种形式的「毒品」。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所长Nora Volkow做了一份研究,他把脑成像技术分别应用于摄入毒品和摄入添加糖的人身上,最终的结果是:


摄入毒品和摄入添加糖是一样的,能激活相似的大脑区域。




再加上糖分和毒品一样,能使人成瘾。

看到这里,你也会得出一样的判断,奶茶,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毒品」,之所以用引号,因为它不是真的毒品,至少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毒品。

但同样具有让人成瘾的功能,并且奶茶大多高糖,喝一杯必然摄入过量,产生的隐形危害,同样巨大。

为什么单挑奶茶出来讲?因为奶茶是高糖的代名词。

一个大多数奶茶生产商不会告诉你但却是基本的事实是:

在奶茶这个行业里,任何宣传不含糖、低糖的饮品,都是高糖的,不存在不含糖或者低糖,真要是零糖分的奶茶,谁喝得下?

这个新闻可能很多人看过,我还是要拎出来再讲讲。

浙江宁波消保委对几家奶茶饮品店抽查,结果令人非常震惊。标准为「无糖」的奶茶,100g奶茶中,含糖量高达7.8g,是国家无糖标准的15.6倍。

至于低糖和正常糖,就更不用说了,一定是超标严重。

上海消保委也进行过一份抽查,还是奶茶行业。一杯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高达34g,34g是什么概念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国居民每天的摄入糖量最好低于25g,但你喝一杯奶茶,就基本超过了。

▲工人日报

奶茶,是典型的高糖食品/饮品。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戒奶茶,其本质就是戒糖。

王石在最新出版的一本自传说自己大概在三四十岁之后,形成了科学的身体观,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戒酒;第二件,戒糖。

戒糖,比戒酒,难很多。

糖是怎样毁掉一个人的呢?对,用毁掉这个词,并不过分,因为过度摄入糖量,真的会让一个人废掉。

1、摧毁你的身体机能;
2、控制你的大脑,最终实现控制你食欲系统,并控制你的心理系统。

上班族都有一个说法,「奶茶续命」。

工作到下午,突然昏昏沉沉,无精打采,一定要点一杯奶茶,喝了,精力突然回来,内心愉悦,注意力集中,工作也变得顺畅很多。

根本原因在于:

糖上瘾了,糖分控制了你的情绪与状态。

而之后你会发现,过了那么一两个小时,奶茶带来的高糖刺激结束了,大脑内葡糖糖水平降低,你又变得涣散,焦虑,昏昏沉沉。

大多人很难相信这一点,你说摄入很多糖分对人体有害,这可能我认可,但糖分怎么可能控制我的大脑?影响我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这么想,说明你了解的不够多。

看了一部纪录片,关于糖的一切,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奶爸拍的,是一个实验,实验大概是这样:

奶爸用自己做活体实验,在一月内每天吃掉40勺糖分,当然不是明晃晃地吃糖,也不是吃明晃晃的含有高糖很甜的垃圾食品,例如冰淇淋等。

他选择的是含糖量较高的健康食品——至少食品包装袋上,是打着「健康食品」的幌子。


▲《蜜糖的秘密》

他想要搞明白一件事,像这样每天摄入这么高糖量(即使是间接),究竟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科学数据,没错,糖分会上瘾,对人体不好,但这只是数据,真实经历到底如何?

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整场实验,只设置一个变量,就是增加糖分摄入量。其它都不变。

实验开始前,他每天摄入卡路里为2300,由鸡蛋、西兰花、鸡肉等构成,没有食用精制糖,每周跑步两次。

他还专门请医生和学者为自己检测身体,结果显示,一切都很健康。腰围正常,肝脏很健康,甘油三酯含量很低,也没有检测出胰岛素。可以说,各项指标,都非常棒。

▲《蜜糖的秘密》

实验开始,他依旧保持每周跑步两次,运动量相同,并且保证摄入卡路里不变,都是2300,但食物结构发生变化,由鸡蛋肌肉蔬菜等,变成含糖量高的食品。

总之,每天要摄入足够达到40勺糖量的食物。

一个月后,他的身体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首先就是胖了,肥了8.5公斤,其次,另外一些身体指标也发生了变化:

1、体脂增加了7%;
2、血液中的脂肪量从健康的0.08上升到1.5;
3、ALT大量增加,出现了脂肪肝,造成胰岛素抵抗;
4、腰围胖了10厘米;

注意,这一切变化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他保持和实验开始之前的运动量与卡路里摄入量。


▲《蜜糖的秘密》

最重要和可怕的是,他觉得跑步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儿,难以坚持,难以动弹,只想躺着不动,失去运动欲望,身轻如燕的清爽感,不再有。

▲《蜜糖的秘密》

这是糖分对人体机能的摧毁效应,再来看看糖分是如何控制你的大脑,进而控制你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的。

实验中,奶爸很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涣散,躁动不安,焦虑,有点抑郁。

但一看到糖吃,就会兴奋,心理重回一种愉悦状态,注意力集中,内心顺畅。这种状态差不多延续45分钟,之后,又是昏昏沉沉。


▲《蜜糖的秘密》

如何?是不是和下午每天总想着喝奶茶续命的你,状态特别像?

不是你需要奶茶来续命,而是你被糖分控制了,你的大脑形成一种对于糖分的快感,需要不停地刺激。

并且阈值不断提升,你吃了还想吃,甚至更想吃,而大脑会给你下指令,「吃了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潜意识,或者无意识行为。

自然而然地脑子里冒出想喝奶茶的想法,自然而然地看到奶茶就会亢奋,想买,想进肚子。

这就说明,糖瘾已经形成。

糖控制人的具体机理是:摄入糖量,会让人释放一种多巴胺的化学物质,爱情也会让人释放这玩意儿,你会觉得愉悦,是一种正面情感,心理状态会调整为正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