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局长
再度
出席陆家嘴论坛
发表主题演讲,
称保险“大有可为”
①保险业正迎来
高质量发展的
历史性机遇
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
持续推进“报行合一”
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
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③转方式、握规律、夯基础
研究出台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李云泽局长
出席陆家嘴论坛
发表保险主题演讲,称“大有可为”
今日上午,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2024)在上海正式开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并发表讲话。
一直以来,金融从业人员对陆家嘴论坛都有极高的关注度,与监管领导透露的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与会专家的发言有很大关系。
从2019年至今,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已经先后5次出席陆家嘴论坛,并发表演讲。
需要注意的是,李云泽局长此次的演讲主题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这是监管领导5次讲话以来,首度将保险作为演讲主题!
从演讲内容看,李云泽局长谈及三点看法:
一是,
保险业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大有可为;
二是,
总结当前环境展望未来发展,
明确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向
;
三是,从三方面指出
保险服务的着力点
。
因此,无论是从主题还是从演讲内容看,这次的演讲内容,都值得所有保险人关注!
保险业正迎来
高质量发展的
历史性机遇
加快发展保险业,利改善金融结构
1.
保险业正迎来
高质量发展的
历史性机遇,
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李云泽局长指出,
当前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保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并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利手段。
二是,保险的互助和风险共担原理,蕴含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其实,保险业一直是金融业中,唯一能够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的行业,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到企业的财产损失、个人的医疗费用损失,大到地震等自然灾害下造成的损失等等...
2.
保险业总资产仅占金融业7%左右,而国际水平是20%!
然而,受早期粗放式发展阶段的销售乱象、以及大众对风险的排斥心理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保险的购买意愿偏低。
虽然,近两年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接连下调,叠加险企停售3.5%定价产品预期刺激,大众购买保险的意愿高涨。
根据监管披露的数据,2023年保险业的总资产为29.96万亿,同比增长10.4%,超过银行总资产增速。
但是,从总资产占比看,保险业仅占金融业总资产的7%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0%左右!
也就是说,当前保险业不仅保险深度和密度,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就连资产也是...
因此,加快发展保险业,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型。
更重要的是,保险的保障功能,不仅能够提供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问题。
其实,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通民众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保险,
有些人可能没有存款积蓄的习惯,但一般都会购买保险。
此外,保险还有助于筑牢灾害防护网,解决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的损失问题等。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23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252.59亿元,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7.14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37.09亿元。
所以,从经济安全、社会保障、灾害防护三方面看,
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李云泽局长再提
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将出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当然,今年以来对于很多保险人来讲,体会到更多的是艰难,看到这儿,可能会问保险业具体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在演讲中,李云泽局长也表示当前保险业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但是,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推动保险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2.
研究出台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要以“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后续,金融监管总局内设部门,也陆续在官网发表文章,透露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详见《
人身险司、财险司、资管司等,金融监管总局内设部门发文
》。
此外,监管还将持续优化保险机构布局,并引导保险机构精心呵护行业信誉。
值得注意的是,李云泽局长提到要塑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保险业良好形象。
近些年,监管部门在多个文件中,都有提及要开展保险知识普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毕竟,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独特的风险保障功能,更需要注重客户服务能力,才能助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要从三方面深化改革,增强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动力,即,转方式、握规律、夯基础。
除前文提到的夯实基础、营造良好环境外,还有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深刻把握发展规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
再加上,曾经一些公司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最后高额亏损经营承压的案例,也给其他险企敲响警钟。
所以,无论是从保险业的发展阶段看,还是当前利率不断下行的环境看,行业都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
去年,在监管的指导下,为推动保险公司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负债质量,银保渠道率先执行“报行合一”。
详见《
金融监管总局:规范银保渠道业务,严查各类“小账”抓典型
》。
经历近一年的时间,银保渠道的费用率显著下降的同时,也增强了保险公司算账经营、强化管理的意识。
以头部寿险公司为例,在2024年的工作会议以及经营分析中,都在强调要加强成本管控、以价值为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
后续,监管还将持续推进“报行合一”。
此外,监管还将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
一方面,要全面深化银保合作,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
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时隔十多年,全面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机构合作的数量限制!
详见《
银行网点与保险机构合作,不再受3家的限制
》
3.
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
至于,近期保险人最关心的保险定价利率问题,监管方面表示去年行业引导调整保险预定利率,优化偿付能力风险因子等,取得积极成效。
后续,将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这可能也是,为何上周大家看到有的新闻报道,部分保险公司计划于6月底停售3.0%定价产品的原因...
近两年,资本市场一直提及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
在今年出台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以及证监会主席吴清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演讲时,也提到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耐心资本。
由于具有资金久期长的特点,加快保险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耐心资本”!
金融监管总局,也将推动保险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探索开展长周期考核。
比如,此前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披露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加强长周期考核等,详见《
77家寿险公司近三年投资收益率
》。
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奋力写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