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鉴
看懂中国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共97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西建 ... ·  23 小时前  
余杭时报  ·  3月1日起,退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鉴

乾坤江湖一掌中,这里是素还真的故乡

看鉴  · 公众号  ·  · 2024-11-12 22:00

正文







在台湾,有这么一处地方。


北有罗大佑经典歌曲中的鹿港小镇,南有广为传唱的阿里山,西临外婆的澎湖湾,东靠教材级景区日月潭。


可被这些现象及景区包围的它,却没有太多的知名度。


正因如此,真实与自然成了它的标签。


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图片出自网络


云林县辖1市5镇14乡,县治设在斗六市。除斗六、古坑与林内乡毗邻山区外,其余多属平地。全县面积1290.8平方公里,人口722858人(2010年),全为汉族。


到现在,云林依旧是台湾的农业和渔业大县,经济相对而言比较落后。


是以,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最热闹的是田建垄头,夜晚有的是宁静的夜空。


图片出自网络


正因如此,云林保存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川,由于河面广阔,16世纪欧洲人所绘的台湾地图,甚至误将台湾分为北、南两岛。


如果从龙神桥跨过浊水溪,向南沿陈有兰溪溯源而上,眼前呈现出典型的高山纵谷地形景观:


东侧是巍峨的玉山山脉,西侧是雄伟的阿里山脉,中间纵深的河谷由于沿断崖层发育,弯曲不多,基本上呈直线状。


图片出自网络


在陈有兰溪谷及其两侧的山谷之中,分布着一些著名的瀑布和断崖,十分引人入胜。


当然,如果遇到雨季河流暴涨,浊水溪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这就有了建桥的诉求。


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在1953年将西螺大桥修建完毕。


该大桥在完工之时曾是仅次于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的世界第二大桥,也是远东第一大桥,桥上并设糖业铁路,形成铁公路同行现象,蔚为壮观。


图片出自网络


有浊水溪,自然也有清水溪。


清水溪碧水流长,风光秀丽,南部是注明的樟湖风景区。


奇岩峭壁,溪涧飞瀑,是樟湖风景区的特色。


如果驻足这里,还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哪怕第一次到这里,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地名,比如山海关。


图片出自网络


山海关在大尖山与樟湖山的最低鞍部处,据说是清代关卡所设之地,见山见海两相宜。


汉人开发台湾的首站


图片出自网络


台湾虽然很早就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但如果说开发已经到了1621年。


当时,福建漳州颜思齐等人在云林县安营扎寨,从事开垦。


所以,这里出了自然景区,还有反映南方特色文化的人文景观。


名胜古迹有朝天宫、义民庙、振文书院、湖山岩寺、拱范宫等。小小的县城竟然有共有772座神庙。


图片出自网络


这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北港朝天宫俗称北港妈祖庙或天后宫,属于祠庙类二级古迹,主要奉祀妈祖。


它最早创建于清康熙33年,迄今已有二百九十余年历史了,因神迹灵验,已成为全国三百余座妈祖庙的总庙。


北港朝天宫内的梁架结构及木雕皆出自于名匠之手,如庙埕外石栏杆柱上的四海龙王石雕像,每尊都姿态各异,气势雄健;


图片出自网络


整座寺庙内,小至窗花上的人物表情动作的刻画,大到气势雄伟的盘腾龙柱,作工无一不是精巧细致,堪称宗教与艺术精品融合的完美体现。


北港朝天宫终年香火鼎盛,尤其是庙内的年度盛会—北港迓妈祖(农历三月十九)期间,北港家家户户都会办桌请远方来的亲友共同享用美食;


在庙口的绕境队伍出发后,更是锣鼓喧天,万人空巷,让整个北港镇都笼罩在浓郁的宗教气息中。


图片出自网络


到底是保存了最传统的民俗还是急需扫盲运动的深入,还是兼而有之,恐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不过,是反映汉人对台湾开发的“活化石”,这倒是非常价值所在。


当然,布袋戏馆可能是大陆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


布袋戏又称傀儡戏,脱胎于木偶戏,流传于闽、台地区。


图片出自网络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八方寰宇集一艺,袖里乾坤日月升。


掌中风雷动,戏偶舞春秋。但看英雄侠,江湖起汹涌。


操偶人不仅要让木偶在手中活灵活现,还要通过口白的形式,让偶栩栩如生。


史艳文的故乡



图片出自网络


云林的布袋戏馆收罗了200多尊戏偶,展出方式主要以戏目分类,精雕细琢的戏台、彩楼、戏偶场景跃然眼前。


戏偶的装束、兵器代表着角色的忠奸善恶,早期演出的鼓和唢呐能让我们想到早期的布袋戏操偶师为了谋生而走街串巷的情景。


图片出自网络


这些戏偶有来源于封神榜、西游记和三侠五义这些小说和民间评话的,也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星如史艳文、藏镜人。


但大陆粉丝能够如数家珍的,还是霹雳布袋戏的一些人气角色,如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


其实,无论是金光还是霹雳,背后都是一个布袋戏世家——黄家。


图片出自网络


台湾云林布袋戏戏班「锦春园」班主黄马,在台湾日占期间,依旧让儿子黄海岱去私塾认真学习汉文化。


本身有父亲的言传身教,加上传统文化的底子,让黄海岱有了改良布袋戏的想法。


当时的台湾,布袋戏中文戏占比重较高,黄海岱就另辟蹊径,选择从武戏入手。


图片出自网络


把《七侠五义》搬上戏台,增加武戏成分,凸显人物的侠骨豪情。


与其同时,黄海岱还将偶的尺寸放大,改进偶的制作工艺,利用声光电等手段,引领了布袋戏发展的潮流。


黄海岱也被称为布袋戏界的“通天教主”。不过,黄海岱的成就很快就被其子黄俊雄超越。


上世纪60年代,黄俊雄以其招牌名戏“史艳文”在台湾电视公司编演《云州大儒侠》,连演五百三十八集,轰动一时。


图片出自网络


戏中主角史艳文、怪老子、二齿成为全台妇孺皆知的人物。


观众能体察入微且关怀木偶人的健衰否泰,能看到为了凸显悲伤效果,人偶变瘦。


木偶人史艳文一时竟取代杨丽花在闽南语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杨丽花可以说是电视歌仔戏的创立者,是最早期的电视歌仔戏,当年的演出也是万人空巷。


图片出自网络


当时传出“史艳文打倒杨丽花”的笑谈,可见彼时布袋戏的兴盛。


此前,人们只记得某位操偶师的功夫好,经黄俊雄后,偶本身的知名度超过了操偶师。


史艳文的道德哲学或人生观简化为“忍”,可以理解为传统文人的忍辱负重。


也可以理解为遇到误解不辩驳,甚至对于恶人的步步紧逼依旧讲究礼数。


图片出自网络


总之,要光明正大达到目的,不仅要结果正义,程序也要正义。


这和台湾上世界60年代的价值观是吻合的,但却未必符合今人的想法。


素还真打倒史艳文


图片出自网络


所以,黄俊雄长子黄强华与时俱进,创造了“素还真”这一人物。


他本身的个性揉合了许多领袖人物的特质,打破了旧有的英雄神话。


深刻的描述正义的背后,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私心,一些些的不择手段。


在霹雳中,素还真拥有一人三化的能力,这满足了英雄神话的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