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互联网+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3 天前  
猫笔刀  ·  形势有变,中概股起飞了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关注丨三中全会《决定》发布,这些事与教育相关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7-24 11:33

正文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决定》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大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要把促进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


创新教育模式,培养时代新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决定》提出,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决定》强调,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决定》指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新路径突出数字赋能


教育数字化是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决定》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下一步我国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要。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决定》指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教体系


《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为我国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决定》提出,要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



关注官方视频号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