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
信
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9日,原标题为《视野|美元霸权仍在持续,软肋何在?》。
◆
最近几十年,各国对美元霸权的声讨此起彼伏,挑战美元霸权的举措也屡见不鲜。
这些挑战虽未撼动美元的地位,但相关举措的得与失仍不乏启示意义
◆
日元欧元为什么不行?美元霸权地位的软肋何在?
文/马雪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近来,美国持续出现巨额预算赤字、种族矛盾和骚乱,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使市场不安,拥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担心美国政府为削减债务而允许通货膨胀,侵蚀美元债券价值,导致其蒙受损失,进而引发了是否有美元替代方案的讨论。
这并不是首次关于取代美元的探讨。最近几十年,各国对美元霸权的声讨此起彼伏,挑战美元霸权的举措也屡见不鲜。
这些挑战虽未撼动美元的地位,但相关举措的得与失仍不乏启示意义。
1971年和1973年,接连出现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美元危机,为应对危机,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一度陷入无序和混乱的状态,这为日元崛起提供了契机。
当时,日本是全球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通胀率低,经常账户有盈余,这使得
日元
被视为美元的潜在替代者。
虽然日本并没有挑战美元的主观意愿,但美国为维护美元霸权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压日元,阻碍日本经济崛起。
首先,美国抓住了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软肋,以贸易制裁相威胁,逼迫日元升值。
1985年9月广场协议达成后,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为实现经济增长,日本政府被迫采取调降利率等宽松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景气,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长期陷入低利率陷阱。
其次,美国敦促日本金融开放。
巨额热钱涌入日本后,推高了资产价格,造成股市投机狂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背离,从而催生了大量经济泡沫。
第三,通过1989年日美签订的“构造协议”,美国督促日本进行10年期430万亿日元的公共投资等,
对日本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层次调整,干预了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加剧了日本财政恶化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日本经济自此陷入长期停滞并一直持续至今,日元再无能力挑战美元霸权。
欧元
目前是第二常用的储备货币,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大致与美国相当,且欧元的价值高于美元。
欧元的国际作用不仅仅通过贸易来衡量,很多政府和企业也使用欧元发行债券。外国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中,欧元约占2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降,欧元所占的份额则在上升。
欧元确有对抗美元的动机
:若欧元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就可以享有用欧元"纸片"购买材料和服务的货币特权;企业就可以在不承担欧元与美元汇率风险的情况下在欧元区从事经营活动。2018年,欧盟委员会时任主席容克仍在呼吁欧盟促进欧元成为与美元竞争的全球货币。
1999年1月,欧洲国家正式引入欧元。然而两个多月后,科索沃战争爆发。看到欧洲局势不确定性增加,游资急忙抽身转向美国。
分析认为,美国支持科索沃战争,就是冲着欧元去的。
虽然科索沃战争并没有彻底打败欧元,但
欧元不能取代美元的核心问题在于:欧元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用条约组织起来的经济共同体。
由于无法缩小经济发达国家与“问题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无法通过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些“问题国家”正承受压缩公共开支、债务负担和社会动荡的压力,欧元常常成为一些成员国不当经济政策的替罪羊。而美国则会利用欧元区天然的弊端对其进行打压。
为抵制美元霸权,俄罗斯将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40%降至24%;将银行持有的美元国债从1000亿美元削减至100亿美元以下;将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降至62%;将与中国和印度的美元贸易转为非美元结算。
欧洲试图让银行和公司通过“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进行交易,从而绕开美元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
事实上,
国际社会如果能创造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就有可能取代美元
。
这要求各国政府必须下决心克服实际困难并采取必要的主要涉及汇率政策的补充政策,以使新的国际货币在目前的安排中具有明显优势。
这项任务很艰巨,这种创造的预期收益必须足够大,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美国显然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分化、遏制甚至打压
。
现在人们还意识到,从过去的博弈来看,
美国之所以能够对日元和欧元实施打压,美元霸权之所以仍能维持,重要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实力是货币地位最重要的基础。
从美元崛起的历史来看,
美元取代英镑是在美国经济实力超越英国之后。
1870年美国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但大英帝国的英镑网络仍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直到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系统,取消对在美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限制,美元才开始获得更多的国际金融业务。到1929年,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发行额才超过英镑。
反观日本和欧元区,过去的经济实力不及美国,如今同样没有实力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现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元虽然也用于储备,但日本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在全球仅次于津巴布韦和希腊,投资者基于财政稳健性考虑也不会选择日元。欧元区在经济能力、金融及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方面虽然不断逼近美国,但美国在初级产品交易规模上压倒欧元区。欧元区的生产率增长率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1.5%降至近年来的1%,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美国70%的水平。欧元区成员国之间在通胀和工资水平方面仍有差距,这将导致欧元区整体竞争力下降。
二是军事霸权是金融霸权的有力支撑。
美军有能力为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提供安全环境,维护其政治稳定。而
日本和欧元区,或是在军事上被美国彻底控制,或是军事力量和军事技术落后,且不能采取共同军事行动
,这就导致日元和欧元缺乏稳定的承载环境和后盾,可信任度大打折扣。
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
美元的价值不再由黄金储备支持,而仅由其信誉来支撑。
当前,美国自身的经济政策正是美元信誉最大的威胁。
美国的预算赤字自2010年以来增加了两倍多,已超过GDP的100%,未来无资金准备的债务总额是96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减税政策和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正在使美国赤字激增。这凸显了美国作为一个储备货币国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美国的主权债务不能保值,投资者将会失去信心,美元可能会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元的霸权地位也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首先体现在维持货币霸权所需的巨额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