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博在线平台
文博在线——中国文物报社全新打造的文博数字化传播与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行家杂志  ·  从初心到城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博在线平台

一个人,一台相机,用业余时间,拍遍世界200家博物馆

文博在线平台  · 公众号  ·  · 2019-01-26 16:55

正文






动脉影,一位生活在武汉的博物馆摄影师。


在说他的故事前,先来欣赏一组照片:





拍遍世界近 200 个博物馆,微博粉丝 170 万,@动脉影 却这样形容自己:


“只是一个 ‘发照片的’,什么也不懂,工作与博物馆及文博圈都没有关系。”


动脉影豆瓣相册的一小部分截图


不是专业摄影师,不是文博工作者,也不是有钱任性可以全世界跑的富二代。


和大部分人一样,只是个普通上班族,拍博物馆,纯属兴趣。


纽约 / 大都会博物馆 / 高举美杜莎头颅的珀尔修斯


大英博物馆 / 内巴蒙壁画(局部) / 埃及底比斯


大英博物馆 / 阿兹台克人镶绿松石双头蛇




绝杀摄影道具:黑衣人


▏ ▎ ▍


2012 年,带着新买的 D90,@动脉影 和朋友去西安玩。陕西省博物馆是其中一站。


这,是一场入坑之旅。


自此,提前半小时排队第一个冲进博物馆、携带干粮持久作战、从开门拍到天黑被工作人员驱赶…… 成了家常便饭。



因为工作,他常要全国各地出差,这成了他顺路打卡博物馆的契机。


“用的什么器材” 是最常被请教的问题,一台 5D4 + 一个百微镜头,是全部装备。


其次,来自粉丝的疑惑是:人挤人的博物馆,怎么拍到干净、无人画面?


除了耐心排队等人散去、找角度避开人群,他还有一项绝杀武器:穿黑色衣服的胖子。



有次,他在国家博物馆拍一个瓶子,发现如果背景是黑色,画面会更好看。


于是他端着相机,苦等十几分钟,终于等到一个穿深色衣服的游客走到他对面。人肉黑色背景,get!


原本这只是一个他说来搞笑的梗,后来竟然真的引来粉丝效仿。


纽约 / 大都会博物馆 / 彩绘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

即使在国外,@动脉影 拍摄最多的还是中国馆。这些文物很多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被非法盗取掳走到海外的。


他最喜欢拍佛像。现在的微博头像,是芝加哥美术馆里的一尊思维菩萨。


去过的所有外国博物馆里,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最让他流连忘返。


第一天逛到晚上十点闭馆还不够。第二天,他把信用卡交给老婆,让她去买买买,自己带上相机,又在博物馆泡了一整天。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菩萨坐像

这尊无头的菩萨坐像原本在天龙山石窟,那是民国时期遭盗凿最严重的石窟之一。同窟的佛像藏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西侧菩萨坐像身躯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头部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体量最大的展品之一,民国年间被卢芹斋切割为三段盗卖至海外,原来在河北崇光寺。



英国  V&A博物馆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佛系大V


▏ ▎ ▍


@动脉影 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大V,对走红这件事,极其佛系。


去年 12 月,新浪微博邀请他去北京领奖,参加人文艺术领域博主的交流峰会,同时获奖的还有六小龄童、董浩叔叔……


行前,工作人员叮嘱 “还是加个 V 比较好”,从没想过要加 V 的他,这才加上。


@ 动脉影 微博转发最多的一张照片,被转了 4.2 万多次。


南京市博物馆的半月形玉梳,也很受粉丝喜欢


他从没在微博发过带自己脸的照片,但,还是会在博物馆被粉丝认出。


去年,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幅画,心情激动之下,破天荒地用手机拍了一张发微博。


结果发出没多久,就有人当面来问:你是不是 @动脉影?


他一脸懵逼,粉丝却笑说:整个展厅,就他看东西最仔细。


国内博物馆里,他最喜欢上海市博,策展理念国内最先进。



自此,他再也不敢在拍博物馆时暴露行踪。


他不希望自己像被追星一样被打扰,只想静静看展:“要看文字介绍,还要构思怎么拍好看,精力要高度集中。”




他甚至从不在朋友圈发自己拍的博物馆。


所以,身边的同事中,极少有人知道,他是个百万粉丝的摄影博主。


博物馆逛多了,难免会捕捉到一些不可描述的沙雕表情包。




#我家楼下#


▏ ▎ ▍


@动脉影 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的微博还有一个保留的 #我家楼下# 摄影系列👇



这些日常拍的花草风景,让人好奇,他家到底在武汉哪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