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李铮/马蓉
继日前发布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其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后,中国银保监会稳定股市又一项政策细则落地,即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并明确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意在提升保险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积极性,全力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专项产品打破了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限制,有利于改善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并激发保险资管公司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有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但短期内通过专项产品入市资金料相对有限,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
“最根本的初衷就是开政策口子,之前是保险及资管即便想干政策也不允许,现在可以通过这个口子来做。”一位保险资管负责人对路透表示。
他并指出,保险公司参与投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包括定增、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和大宗交易三种方式,而股权质押业务实质是贷款业务,保险公司不能直接从事贷款业务。
在他看来,发行专项产品可以收取管理费,因此保险资管是有动力做该项业务的;且此前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中股权投资计划占比很少,主要是债权投资计划,未来可能会逐步提高股权投资的比例。
另一位大型险企的资管部负责人认为,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等于免除了保险公司投资比例限制的后顾之忧,其参与权益投资的积极性会增加;同时,保险资管专项产品专款专用,有利于实现与险资其他资金混同投资的风险隔离,对投资者而言相对更安全。
根据目前规定,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并且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5%。
银保监会认为,专项产品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向有前景、有市场、技术有优势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有利于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同时,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做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提供者,从而更好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
**短期入市资金或有限**
根据通知,专项产品管理人应具有发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资格,投资范围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公开发行的债券和非公开发行的可交换债券等。
前述保险资管负责人表示,保险资管发行专项产品后,保险公司对这类产品是否认可,会有自己的标准,包括投资标的资质、质押率、增信状况、久期以及利率,都会影响保险公司购买专项产品的积极性。
“保险公司也会在获得固定收益率和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之间权衡,毕竟现在的这个点位和估值,很多股票已经进入长期价值投资的区间,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也很有可能获得比买专项产品更高的投资收益。”他称。
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就谈到,今年股市单边下行,公司的权益投资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判断,从长期看目前的市场也处于底部区域,具备投资价值,对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也计划坚持长期价值的策略,对于相关政策支持将积极参与和尝试。”
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87万亿元,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30万亿元和0.89万亿元(合计2.19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8.17%和5.58%(合计为13.75%)。从占比来看,目前保险资金投资于权益类产品的比例距离监管限制实际上还有较大的空间。
对此,有险企投资人士表示,目前保险机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远未到上限,另类投资比重反而较高,这意味着纳入另类投资后险资入市的资金存在“天花板”,“监管的分类意图就是开口子救市,但是因为存在天花板,所以短期救市的幅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