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宇宙解码
宇宙起源,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外文明,迷失古迹,不解之谜,科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发现一个3000多年前的“鸭头”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什么是监督、非监督、半监督学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宇宙解码

人类自己能知道自己死亡?科学家:心脏停止跳动后,意识仍会持续

宇宙解码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0-30 20: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人类对死亡的认识及相关的医学研究成果。文章介绍了从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对于死亡的理解,重点阐述了英国《太阳报》关于心脏骤停后人类意识存在的研究报道。文章还提到了心脏停跳与死亡的关系,以及临终者可能出现幻觉的原因。最后强调了人在临终时大脑的运作及生命的珍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死观念与科技发展

即便现在的科技发展,生死依旧是人类难以完全左右的大事。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死亡”有了更加正确的清晰的认识。

关键观点2: 心脏骤停后的意识存在

据《太阳报》报道,心脏停止跳动后,人类还能维持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意识,能听到周围声音,也能思考。此发现基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学助理教授山姆·帕尼尔的研究。

关键观点3: 心脏停跳与死亡的关系

没有心跳不等于人已经死亡。及时实施抢救,有可能挽救生命。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大脑缺氧,即使人清醒过来,也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关键观点4: 临终者的幻觉现象

当生命来到最后时刻,大脑环境处于混乱状态,可能出现幻听、幻视等现象。故去的亲人来“迎接”的幻像可能与生前记忆有关。

关键观点5: 生命的珍贵与死亡教育

了解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参悟生死是人类最高级的智慧。面对在乎之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是最艰难的一堂人生必修课。


正文

    从第一个简单文字诞生,到现在的太空飞船探索,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6000多年。

    但即便现在的科技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的顶峰,生死依旧是人类难以完全左右的的大事。

    在这个地球上,不管是低级单细胞生物,还是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都在慢慢走向死亡。

    不过,科技的发展也让人们对于“死亡”有了更加正确的清晰的认识。

    这不,英国的《太阳报》就曾报道过,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他是能感知到自身已死的。

    意识是最后消散的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当一个的人心脏彻底停止跳动,就算是已经死亡了。

    在电视剧演绎的死别桥段中,角色情绪也是根据“心电图”的走势而变化的。

    不过,在医学中,判断一个人生命状态的不是心跳,而是大脑,只有脑死亡才能被判定为死亡。

    根据《太阳报》的报道,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人类还能维持几秒到几分钟时间不等的意识,在此期间能听见周围的声音,也能思考。

    这项报道的发现者是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一名医学助理教授——山姆·帕尼尔(Sam Pamia)。他一直在主攻心脏骤停、心脏复苏和濒死体验等方面的研究。

    【太阳报的相关报道】

    为了研究“人在心脏骤停后,大脑是否还有意识、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山姆教授针对140名心脏骤停事件的幸存者进行了一次研究。

    这140名幸存者中,有55名表示在心跳停止后,自己还能思考,在身体机能恢复后,也仍然拥有那段时间的思考记忆。

    其中有9人甚至还感受到了“灵魂出窍”、“被奇妙光芒笼罩”的感觉,而9人中的2人,表示在心脏停止跳动后,还能看到或者听到周围的人和事。

    山姆教授研究这个,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死亡,且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以更好地抢救时间过长导致的脑损伤。

    心脏停跳≠死亡

    2023年10月29日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科曾接到一名的53岁的胸痛患者。

    当时这名患者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了,很多地方可能机会诊断其为临床死亡。

    但是在转入EICU,通过ECMO机器代替心肺功能,使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正常后,患者在心脏停跳4个小时之际重新恢复跳动。

    当天的下午他就接受了冠心病的支架手术,并且术后恢复良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这样说明一个问题,没有心跳不等于人就已经没了,及时实施抢救,很有可能就将一条生命拉回了人间。

    【心跳】

    为什么要及时实施——这也是山姆教授研究的课题。

    大家都知道,缺氧很容易造成大脑细胞死亡,缺氧越久,脑细胞死的越多,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如果抢救地不及时,心脏停跳导致大脑缺氧后,就算人最后清醒过来,大脑也已经有了永久性损伤。

    【人的大脑至关重要】

    同时,这也能证明,人在心跳停止后,大脑不会立即死亡,那么意识自然也是存在。

    临终前的走马灯

    又回到前面的话题,如果人已经到了无法抢救、马上就要离开人世间的状态时,似乎很多人会“看到”自己已经故去的亲人来“接人”了。

    这是真的吗?

    【电影中已故亲人接离世之人的场景】

    根据科学解释,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

    当生命来到最后的一刻时,人的大脑内部的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会把最后的一点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这时候人的大脑环境处于混乱状态,对饥饿、口渴的外部感觉会变得非常迟钝,同时会出现幻听、幻视、思维混乱、胡言乱语等情况。

    很多时候,故去的亲人因为生前的长久陪伴,和在死去的无数次回忆中,早已深深刻在临终之人的脑海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