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网
实时、原创、专业的财经新闻集散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需要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开工首日,雷军大手笔发蛇钞!丨大公司动态 ·  17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财新网  ·  雪松控股涉诈终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网

“感冒”启示录:复盘《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疾控漏洞

财新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03 17:32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财新记者复盘患者诊疗经过和误区,为读者提供面对流感时可参考的应对指南;长期以来,不仅是患者不熟知,而且许多医疗机构也并不十分重视,新春之际,流感威胁并未远去


文|财新 刘佳英,马丹萌(见习)


[编者按:又一年呼吸道疾病高发季,甲流当道, 2月3日传出台湾艺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更令流感防控的关注度升温。早在六年前的春节期间,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流传甚广,文中所述突如其来的重症风险更令普通家庭不堪重负,也令人扼腕。财新详细拆解文中患者的求医过程,发现诸多防控误区,长期以来,不仅是患者不熟知,而且许多医疗机构也并不十分重视,此文可为读者提供面对流感时可参考的应对指南。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流感对症治疗更为普及并受大众重视,国内的防控体系不断加强,新药的应用和研发节奏也在加快,但流感威胁并未远去。重温此文,亦在提醒读者认知误区和防控漏洞仍不可忽视。]

******

2018年春节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社交媒体激起了广泛讨论。但对于文中作者岳父所患何症,救治过程前后是否及时、对症,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声音。

作者称,一种“未知病毒”的感染,令其身板素来硬朗的岳父一步步走向不治。从最初症状出现,到老人不幸离世,中间只相隔短短27天,却辗转了多家医院,输血,进ICU,上人工肺,插管,用尽了各种复杂救治手段,患者和亲属痛苦不堪,救治费用令人咋舌。求医过程的曲折艰难,激发读者强烈共鸣。

不少医界人士阅读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纷纷作出评论,认为文章的记录是真实而真诚的。一个受关注的问题是,看似曲折的求医过程中,患者治疗有没有存在延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2018年2月13日透过媒体表示:流感发展成重症并非延误造成的;在重症发生之前,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能够及时识别这种重症倾向并采取临床干预,这是由疾病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并非中国目前能力达不到。

在解释流感发展成重症为何并非延误造成时,冯子健结合文章中的病例指出:“患者的个体反应不同,有些患者的病症是自限性(靠自身免疫机制作用,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自动停止的疾病—编者注)的,3到7天,症状就能缓解;另一些患者可能就会持续加重,像《流感》中作者的岳父,即便使用了‘人工肺’这一最高级的医疗手段,也无法挽回。”

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詹庆元等人,十分强调对流感患者应当早诊早治。他们曾在后期为患者提供诊疗。

……

全文共8635字

新会员订阅即读全文已订阅会员直接读

往期精选推荐

深度 | 叶永青道歉,长达25年的跨国抄袭来龙去脉

香港大学60多名学生遭电诈,多为大一内地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