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叫琼,是我的同学。准确地说,是我的师姐。因为我上高三时,她已经复读两年了。我们一起考试那年,是她的第三次高考。
她插班进到我们班,第一天就被敌视了。进来的时候就不招人待见,脸蜡黄,衣服松松垮垮,头发散乱盖着半边脸,拉着个大书包,一声不吭坐到我前面的位置。课间几个同学议论,说这个人精神有问题,去年高考失败压力太大了,好多人看见她想跳楼,离她近晦气。
我听后自然十分警惕,心里于是排斥她。就这样一来,她就成了班里的异类。她每天就是坐着做题复习,几乎不说话,不提问,不发言,不交流,头一直埋在桌子的书里。
一天她拿着一本书,问我一道立体几何。她开口让我大吃一惊,我心不在焉看着她,心里还有一点鄙视,心想读了第三年了,这都不会,怪不得要跳楼。我简单讲了后,她说说了句“噢”,连个谢谢都没有。
后来差不多她每周会问我一两个问题。我当即被同学们鄙视,当时大家都觉得复读生不应该和我们应届高三在一起,因为复读的有不少不正常的。
那时候考试在7月,考试前一周,天热得跟着火一样,同学都回家调整了。我在学校呆着翻翻书、看看笔记,巩固下知识。晚上见她也在教室。我们一般是12点睡觉,早上五点半起来背书。而她据说每天要在窗户边,借着路灯看到一点,有时候还会用手电偷偷看书,早上起得也尤其早。这是我见过学习最拼命的人。
我看她在做题,就问她“你怎么不看看笔记,马上考试了做新题没什么作用,不如看看以前的题,尤其是错题的笔记。”
她一愣说“我没有笔记,就是做题”。
我就随口说了句,“那你方法不好,这样错了容易继续错。”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触动她,她的眼神变直,愣在那里,眼睛变红然后慢慢涌上眼泪,自言自语说,“都要考试了,我的方法都有问题,白费那么多劲。”
我硬着头皮安慰她,“没事,我觉得你学得挺扎实的,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今年你肯定没问题。”
她眼泪还是止不住说,“我知道你们议论我,说我精神病,说我要跳楼”。我才知道,原来班主任让一个宿舍的人看着她,怕她哪天想不开自杀了。
“你知道吗,我考了两年了,我自己都快疯了。去年高考结束,我答题卡没涂完,我回家就不想活了。我一句话没说,爬到六楼呆了两钟头,后来有人报警以为我要跳楼。其实我要是有勇气真想跳下去,我当时真觉得好痛苦,死了就解脱了。”
我不敢说话,现在想想,觉得考前的压力,可能让她崩溃了,她实在承受不起第三次高考失利。
后来我听她说,结合我听到的一些传言,十几年前高考失利的压力真是不敢想象。那时候大部分人除了高考,没什么好的出路,所以高考失败就会被认为是人生极大的挫败。
她说她连续两年高考回家,就不再说话,家里人看她脸色,就谁也不敢提考试的事。高考出了成绩不敢查,怕遇见同学、怕亲戚朋友来,怕他们会问起成绩。好不容易成绩出来了,还得大哭一场,然后厚着脸皮将就报个志愿,实在太难受了。然后犹豫是去个破学校,还是复读一年,还要想复读是不是一定会考得好。
毕业了,不敢去同学聚会。看着同学都去了大学,自己还犹豫要不要复读,心理太难受了。那些日子人都敏感,每天觉得有人在议论自己,后来闹出来跳楼的事,让很多人觉得精神有问题,家里人都跟着委屈。
她去复读班读书,很多人排斥她 。有的人就是觉得复读两次的人晦气,不愿意跟她在一起。后来矛盾大了,她只能来新生班上课。新生班氛围略为好一点,但也孤立她,议论她,谣言满天飞。她只能跟大家自觉隔绝,保护自己,假装没听到。这样复读的时候,基本自闭了两年。
我问她,“你上房顶是想跳楼吗?”
她说,“我一开始是不想活了,太痛苦了,感觉自己失去了一切,被大家嘲笑,看成精神病。都要崩溃了。后来我坐着发了一会呆,看看远处,我就冷静了,觉得我不能死,我连死都不怕,我怕什么嘲笑。我决定今年再复习一年,考上考不上看命了。”
她确实不适合学习考试,高考第三年也就上了个二本,但总比前两年都好了。很多年后,我遇见她,才知道她本科别有去了南方一个电子厂,后来自己做电子产品,赶上行情好挣了点钱。她跟我说,都是当年哭了一鼻子,考试不紧张了,发挥得好。我们再谈起楼顶的风景,都成了她这辈子最好的玩笑。
后来很多时候,我想起她的故事,提醒自己,永远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觉得人生完了,彻底否定自己。
现在想想,高考让部分人受益,间接也扭曲了很多人的价值观。而最大的错误在于,灌输两个
急功近利
的理念:第一,高考失败人生就没有希望了。其实人的一生就像马拉松,一次失利还决定不了整个人生。第二,高考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不用学习了。而事实上,高考之前的学习其实就是学会做题,而真正的学习在高考结束后才开始。
又是高考季,如果考得好就祝福你。如果考得不好,希望你也不要去看楼顶的风景,
人生的路有很多种,适合你的那条都会很精彩
。
作者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只是殉道的肉体,自由的却是神圣的灵魂。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