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1
月
26
日下午,金融圈传说多日的“重要人事变动”终于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易会满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
而担任了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近三年的刘士余卸任,被任命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主任。
上图:右为易会满,左为刘士余。
在“科创板”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注册制即将在“科创板”试行的时候,证监会主席换人显得意味深长。
我之前在专栏里分析过:“科创板
+
注册制”是国家开启“印股票时代”的最新一次尝试。
在之前的
2014
年底到
2015
年
6
月,曾试图通过“国家牛市”来迎接这个时代,2018年又试图通过“独角兽”上市、回归来迎接这个时代,都未能达成目标。
如果说肖刚、刘士余两任主席,分别对应这两次努力,那么“科创板
+
注册制”将由易会满来操盘。
易会满出任证监会主席,有一个“意料之中”和两个“开创先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自中国证监会诞生至今,
9
任证监会主席的基本情况:
历任证监会主席基本情况
名字
|
任期
|
之前主要职务
|
卸任时年龄
|
卸任后去向
|
刘鸿儒
|
两年半
|
农行副行长、央行副行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
65
|
退休
|
周道炯
|
两年多
|
建行行长,国家开发行副行长
|
64
|
建行监事会主席
|
周正庆
|
两年半
|
央行副行长,国务院证券委主任
|
65
|
退休
|
周小川
|
近三年
|
央行副行长,建行行长、党委书记
|
54
|
央行行长
|
尚福林
|
九年
|
央行副行长,农行行长
|
60
|
银监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
郭树清
|
一年半
|
央行副行长,建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
57
|
山东省长、银保监会主席
|
肖刚
|
近三年
|
央行副行长,中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
58
|
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
刘士余
|
近三年
|
央行副行长,
农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
58
|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主任
|
易会满
|
刚上任
|
工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
--
|
--
|
可以看出,
9
任证监会主席里,有
7
个人在担任这项职务之前,曾出任央行副行长,而且大部分人担任过“四大行”的一把手。
而最近四任证监会主席,“上一个职务”恰好分别是建行、中行、农行和工行的一把手。
易会满此前是“工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副部级)。由全球第一大行的“一把手”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正部级),并没有打破“国有大银行一把手执掌证监会”这样一个惯例,所以是意料之中。
如果你研究一下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一把手的简历,就会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农行最火,经常出一行三会(现在是“一行两会”)的一把手。
而工行极少有“一把手”出任金融监管要职。此次易会满成为证监会主席,开创了一个先例。
9
任证监会主席里,
7
个人都担任过“央行副行长”,但易会满、周道炯没有。易会满只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担任过半年的“央行杭州分行的计划员”,然后一直在工行工作。
所以,易会满也是历任“一行三会”一把手里,履历最简单的。
但工行这些年的业绩,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工行因此获得了一个雅号——宇宙第一大行。工行的利润则高居全球银行业第一名、全球企业第四名。
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证监会主席往往由“大银行一把手”来担任?而不是证券界的人士,比如券商、基金公司的一把手来担任?
这其实是中国体制决定的。金融机构的“官阶”是这样的:“一行两会”的一把手是正部级,一般平调过来,或者升迁过来。如果升迁过来,需要之前是副部级。国有大银行“一把手”正好是副部级,而券商、基金公司的“一把手”基本上都是正厅、副厅级,差距太大。
此外,银行业体量、掌管的资产都远超券商、基金,
而且在高层眼中:大银行防范风险的机制更健全,证券业、基金业则带有“草莽气”。由此决定了金融监管的主要官员,多出自央行、大国有银行。
对于此次换人,其实我早在
1
月
10
日的专栏里就有暗示。在题为“房价、股市、汇率……
2019
年的
25
个预言”的文章里,我写到:
12
、监管层会有重要的人事变动吗,某些领域会有监管风格的变化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查看原文)
其实当时我想说的,就是证监会可能出现的变动。
2016
年
2
月,在刘士余刚刚担任证监会主席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证监会换帅,传递出哪些信号”的文章,当时我写到:
4
、前景展望
刘士余将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什么?当然是注册制改革。那股民将在他的任期内有怎样的收获?他又将以怎样的姿态离任?是平调离开,还是像周小川那样获得晋升?
我的看法是:刘主席面临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几乎超过了他的所有前任。
早期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国家很容易控制。
2007
年全流通实现后,这个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到了
2015
年,一次股灾和救市就需要动用数万亿资金,并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中国的间接融资已经走到了头,未来稳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必须“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注册制搞不搞,仅仅是制度问题、管理方式问题,但股市大扩容是必须的。如果股市大扩容的同时,辅以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这游戏还比较好玩。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就一直宽松,现在
M2
增速很难再搞很高,否则将带来系统性问题(人民贬值,资产泡沫破裂等)。
所以,注册制改革注定要带来股市价格的重估。未来两三年,即便用通胀来支撑股票的绝对价格,整个市场价值中枢也必须显著下移,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一大批散户注定将成为注册制的铺路石,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第八任证监会主席,很可能是最难干的一任!
(文章截屏见下图)
在随后的专栏里,我也多次分析过证监会主席这个岗位的“难处”。因为央行、保监会、银监会,参照互联网的说法,都是
B2B
模式,很少直接面对社会公众。但证监会则会不同,
A
股是散户市场,所以证监会是
B2C
模式,由于牵扯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主席不好当。
我还预言:由于注册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需要三任证监会主席才能完成。
现在,注册制改革的重任已经从肖刚、刘士余手中,交给了易会满。但愿他能修成正果,完成这项艰巨的改革。
如果说证监会换人,传递了什么信号。这就是:
股市再次被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国家期望通过开启“印股票的时代”,大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例”,在稳杠杆的时代,为经济“加油”。同时,利用股份制改革,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激活民间创新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