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计划上市,德克士有了更多想象力 ·  2 天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百年企业穿越周期 ... ·  3 天前  
广西市场监管  ·  【八桂美食】崇左烤猪——炭火吟唱的风味史诗 ·  3 天前  
吃什么情报局  ·  爆卖24000000+盒!保护肠胃大作战!肠 ... ·  4 天前  
上饶新闻  ·  这桌万年菜,一口入魂的家乡美味 ·  4 天前  
上饶新闻  ·  这桌万年菜,一口入魂的家乡美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贵餐厅注意,你们的刀工警察上线了。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4-10-10 17:4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记录了作者30天的刀工练习历程,从开始的原因,练习过程中的进步与试错,以及关于刀工对于普通烹饪爱好者和专业厨师的意义。作者通过真实的体会强调了刀工在烹饪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刀工对于食材的理解和厨师技艺的提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30天的刀工练习历程。

从8月12日开始,作者开始了刀工练习之旅,期间保持着每周5天,每天1.5~2小时的练习强度。经过60个小时以上的练习,作者在切菜水平、刀法种类和速度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关键观点2: 刀工对普通烹饪爱好者的意义。

对于普通烹饪爱好者来说,刀工是实用且必要的技能。通过练习刀工,可以提高切菜效率,使菜品形状规整,影响食物的生熟程度和口感。作者通过练习刀工,解决了之前面对食材时手忙脚乱的问题,提高了烹饪效率,享受到了笨功夫的甜头。

关键观点3: 刀工在专业厨师中的应用。

在专业厨师领域,刀工的意义因环境而异。在大型餐饮场所,刀工主要用于快速、标准化处理常规食材,提高生产效率。而在餐厅和高级精致餐厅中,刀工是衡量厨师身价的重要标尺,是厨师表达创意、赋予食材生命力的途径。此外,刀工对于食材的理解和厨师技艺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文

一个月之前,我开始了一个小实验: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认真学习一个月,刀工能练到什么水平?

至于我为什么想要练习刀工,原因可以看 这里

于是从8月12日开始,我开启了刀工练习之旅。 直到9月25日结束,期间保持着每周5天, 每天1.5~ 2小时的练习强度, 累计最少也有60个小时之后,很神奇的变化发生了。

我的切土豆水平,是这样进步的👇

削掉了N块指甲片, 耗费10个多小时,我切的黄瓜从左边这样变成了右边那样👇

我以前根本不会“片”这种神秘刀法,👀👀👀看!!这是我片的白萝卜! 片片都透着光~

追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为了片这几片肉,我练了快1个星期!还往返144km去磨刀!

基础的刀法学得够用了,我还学切了各种各样的花刀! 这是麦穗花刀~

最后连传说中的文思豆腐,都 (相对) 简单拿下!

不光切菜形状规整,会的刀法更多, 我切菜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现在切一根丝瓜不过2分钟,切两人份的肉丝不过5分钟。
连配 料都要切得整整齐齐!
尤其开心的一个小变化:更多之前 需要做心理建设 才会做的家常菜,变得真正家常。
比如,我超级爱吃饺子,但每次想到切韭菜,就头大。韭菜摁不住,切不齐,强迫症非常讨厌在饺子里吃到超长韭菜;
但现在的我根本不怕,和面机把面和上,剁馅儿拌馅儿30分钟搞定。
有了刀工加持,我还敢把手伸向一些家里不常做,多是去餐厅里才能吃到的菜式。
比如用家庭小灶,30秒火爆一盘猪肝。以前我就没本事把猪肝切成均匀薄片,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骄傲脸!)

再比如,买不到二刀肉的情况下,就用普通的五花肉炒一份回锅肉。肉片切得薄而透明,每一片肉都被煎出微微的焦香。

半截手指大的鲍鱼,我可以给他开均匀的花刀,也可以片成薄片凉拌,选择多了很多。

我既不算手残,但也不称不上心灵手巧,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30天。如果你之前没有追过这个小挑战,可以来看看👇:

大约10小时练习切片切丝: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超纲练习两天蓑衣黄瓜: 第5天 第6天 每天练习没有更新到日记中, 第16天 成功
学习“片”刀法: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 第11天 第13天 第14天
外出磨刀: 第12天
放弃学习滚料片: 第15天
学习块、丝、片的标准大小: 第17天
开始学习各种花刀: 第18天 第19天 第20天 第21天 第22天 第23天 第24天 第25天 第26天 第27天

挑战文思豆腐: 第28天 第29天 第30天

日记里不仅有我从书中摘抄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还有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刀法要领。

每种刀法的运用细节都一一标明,更包括了我在不断试错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这些真实的体会能帮到你。

除了切实的手艺上的进步,在练习刀工的30天里,我也无数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练习刀工,对普通烹饪爱好者、普通食客有没有意义?

这也是这次完结篇,想要展开聊一聊的话题。

刀工之于普通人

吃一点笨功夫的甜头

菜切得方正还是零碎,表面上看或许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很多人做饭图的就是一个方便,抓起剪刀,几下咔嚓便能把菜剪成小段。

但对于好 (四声) 吃的人来说,吃饭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果腹。

食材形状的方圆、大小的厚薄,稍有不同,入锅后便是两重天地。这些细微之处,决定了菜品在火中的 生熟程度 ,以及味道的走向。

当初我面对案板上的鱼肉蔬果,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那时候,我天真地希望通过“切菜神器”来弥补这一缺憾——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工具,似乎是我此刻困境的绝妙良药。

十几块的刨丝器,几百元的多功能切片机,上万元的万能料理机,我都曾买来试过。它们最后都在地下室的角落相聚,积上厚厚一层灰尘。

“神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神奇。

每次用它们切菜,总是要先把零件小心翼翼地拼凑好;等切完菜,迎接我的又是复杂的拆卸和清洗过程。

刀工对于经常做饭的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实用性。

一把中式菜切,可切可削可剁可雕,还不占地方,清洗方便。

而基础的刀工学习,我在15天左右就完成了,也就是说 仅仅半个多月的努力,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厨房生活中尝到了“笨功夫”的甜头。

而这一项技能,会在我未来的每一餐饭里,带来持续稳定的满足。

刀工之于专业厨师

傍身之技、创作的第一

在大型餐饮场所 (如中央厨房、工厂化生产线、大型食堂) 中,刀工的意义与家庭厨房或普通餐馆大不相同。

在这种环境中,刀工的存在,更主要是为了将易操作的常规食材快速、标准化地处理,从而实现高效出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结果。

也所以在此,刀工价值几乎被各种切片机、切丝机等大型设备所取代。

相比之下,在餐厅里, 刀工仍然是厨师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面对猪腰、猪肝这类质地脆弱的食材,机器尚无法胜任精细的处理。

猪肚如果切得不够细,爆炒后就不会打卷成圈,也不会有脆生生的口感。

而毛肚切得过薄,容易失去弹牙脆嫩感。

土豆切丝,细丝均匀挂味,口感脆爽; 淀粉含量高绵密的土豆则切丁炖肉,在长时间炖煮中软化并吸收酱汁,呈现出绵密的口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